山東省壽光市:制度建設先行“九嚴”規范管理校外培訓

校外培訓規范發展是中央關心、家長關切、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壽光市認真貫徹中央“雙減”決策部署,積極主動作為,立足辦人民滿意教育,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監管,以建章立制為重點,以“九嚴”為抓手,從制度上牢牢牽住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牛鼻子。
一、制定安全基本規范,嚴把培訓行業入口關
壽光市自2021年3月份在山東省率先開始不再新審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屬於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隱患的存在對學生生命健康構成極大威脅,壽光市嚴把培訓場所房屋質量和消防安全關,從源頭上根除安全隱患的存在。一是加強事前審核,新申報校外培訓機構達不到消防安全、房屋質量安全基本規范的,一律不得申辦辦學許可証。二是加強事中監管,聯合住建、消防救援、公安部門對營業中的校外培訓機構逐一進行安全隱患排查。2021年5月份,聘請第三方消防評估機構對全市630家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消防安全評估,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安全條件達標之前不得開展培訓活動。三是加強日常巡查檢查,指導培訓機構制定消防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開展演練。辦學場所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實現監控全覆蓋、無死角。
二、制定辦學行為規范,嚴格校外培訓標准
校外培訓機構普遍存在成分雜、覆蓋廣、變化快、監管難等特點。不少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超范圍經營、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培訓內容超綱超前等違規辦學行為,干擾了正常教學秩序,加重學生課后負擔。壽光市在充分調研論証基礎上,制定《壽光市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規范十五條》,從嚴從細明確了市場培訓主體應該遵守的底線紅線,明晰了培訓活動的邊界與責任,引導培訓機構規范經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今年4月29日,“壽光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台”正式上線。該平台由壽光市教育和體育局牽頭,聯合行政審批服務、金融監管部門共同組織研發,集申報登記、審批、年檢、收費監管、咨詢投訴等功能為一體,通過管理端、機構端和家長端,提供機構情況、培訓內容、課程設置、收費標准、教師和學生信息、年檢年審、風險預警等多項功能,實現對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開化、透明化。目前,平台注冊培訓機構630家,錄入培訓教師1593余人,發布培訓課程1055件,1381名家長(學生)通過平台進行報名、選課,建立起教育部門、培訓機構、家長、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風險防范監管機制。
三、制定審核備案管理制度,嚴懲虛假宣傳行為
培訓機構招生廣告不實、虛假宣傳對正常的培訓市場造成嚴重沖擊,引發家長群體普遍焦慮。壽光市多措並舉織起培訓機構不能夸大宣傳和不敢虛假宣傳的“密網”,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實行學科課程審核備案制,培訓機構的培訓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要向教育部門備案。實行招生廣告審核備案制,相關招生簡章和廣告等要事先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嚴禁在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居民區及各類廣告牌和網絡平台等刊登、播發校外培訓廣告﹔嚴禁在中小學校門口宣傳,嚴禁通過學校和在職教師進行招生。今年暑期專項治理期間,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共清理違法廣告、虛假廣告127條。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四、制定資金監管實施細則,嚴管資金運行情況
針對培訓機構經營不善引發跑路、培訓費爭議等易發、多發問題,制定出台了《壽光市關於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的實施細則》,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實施有效監管。通過“依托一個平台,用好二個賬戶,實施三個時段清算,落實四方監管責任”。一是實施平台監管,所有校外培訓機構納入“壽光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台”管理,通過平台進行辦學資質、教師資質、招生、招聘及課程管理。二是實施預付費資金監管。培訓機構在監管銀行開立資金結算賬戶和監管賬戶,監管銀行按照預付費不超過三個月資金監管規定,分3個時段分別按比例釋放監管賬戶資金,實行對每一個課程培訓費資金的有效監管。三是落實四方監管責任,即市教體局負責制定預付費資金監管辦法,鎮街負責培訓機構屬地管理,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做好在線報名和培訓預付費繳存,監管銀行按規定做好預付費撥付和大額資金流動監管。教育主管部門、鎮街教育學區、培訓機構、監管銀行簽訂資金監管協議,明確培訓資金監管賬戶最低余額和大額交易流水等內容,確保培訓機構有穩定的辦學資金來源,注冊資金不少於20萬元,賬戶資金最低余額不少於5萬元。違反資金監管規定的,通過納入限期整改“黃名單”、信譽評級降級、取消年檢資格、收回辦學許可証、列為失信“黑名單”等措施進行懲戒。目前,今年暑期專項治理期間,壽光市已對11家因培訓費引發糾紛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約談和警示。
五、制定日常巡查督查制度,嚴守治理工作紀律
為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范和教育行政部門依法依規治理,壽光市制定了校外培訓機構日常巡查督查制度。一是加強日常巡查督查,建立“晚輔導、周末、節假日”巡查督查制度。二是實施專項巡查督查,認真完成上級安排的專項督查任務,同時根據本市實際情況進行專項督查。三是嚴格工作紀律,嚴禁執法人員與培訓機構之間利益輸送等違紀違法行為,確保干部干淨、作為、擔當,確保治理效果全面徹底。四是落實執法人員調休制度,有周末執法檢查任務的工作人員可在下一周工作日調休,充分保障執法人員權益。
六、制定投訴舉報制度,嚴肅查處侵權事件
為維護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壽光市暢通舉報投訴渠道,依法打擊侵權行為。一是加強常態化監管,建立鎮街“網格員+督學”隊伍,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日常巡查,及時摸排、整治無証非法培訓機構,化解重大安全隱患、辦學風險和投訴糾紛。二是實現服務和監管同步,對投訴舉報信訪事件“即接即辦”。經查實確有違規辦學行為的,依情節輕重分別實施工作約談、“白黃黑名單”管理、責令停止招生等懲戒措施。對轄區教育學區存在監管缺失、不履職盡責的,依法依規處理相關責任人。三是暢通投訴舉報投訴渠道,要求校外培訓機構要在顯著位置公示投訴舉報電話,對核實的違規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壽光市稻田鎮在全鎮范圍內實行有獎舉報,對無証非法培訓機構舉報查証屬實后,給予舉報人現金獎勵2000元。
七、制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嚴禁違規違法培訓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屬於社會性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各有關部門共同解決。一是按照“市級統籌、鎮街屬地管理、標本兼治、突出重點”原則,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教育、市場監管、民政、公安等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共同研判形勢,共同制定方案,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形成監管合力。二是各鎮街政府承擔屬地管理責任,實施網格化巡查,對違規違法問題開展全覆蓋、零死角摸排檢查,對無証非法展培訓機構堅決予以取締。三是組織各部門對違規違法機構進行聯合懲戒,形成強大震懾。7月份開展暑期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以來,市鎮兩級共出動執法人員 550 名,排查無証有照、無証無照培訓機構 72 家,全部責令停業整頓。
八、制定節假日提醒制度,嚴防學生接受違規培訓
壽光市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落實學校教育管理責任,確保學生和家長知悉參加違規培訓的危害,從源頭上打擊違規培訓市場。一是形成“三五一”工作制度,每天利用放學前三分鐘、每周五放學前5分鐘做好相關提醒,利用放假前最后一節課開好主題班會,專題布置學生不得到無証非法機構參加培訓。二是通過家校溝通機制和方式,在關鍵時間節點做好家長提醒和警示工作,向社會公布培訓機構規范辦學白名單、限期整改黃名單、負面清單黑名單,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三是將學生違規參加培訓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學生要簽訂不到無証非法培訓機構參訓的承諾書,對網格化巡查以及部門聯合執法過程中發現在無証非法校外培訓機構參加培訓的學生,實行學期綜合素質評價降檔處理。
九、制定學科重新審核標准,嚴控學科培訓總量
壽光市於9月14日在山東省率先推進開展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和“營轉非”工作。成立工作專班和專項業務辦理小組,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順應政策要求、積極尋求轉型的思想動態,主動作為,積極引導,解疑答惑,分類施策。一是做好中央“雙減”政策宣傳,逐一摸排,摸清底數,建立台賬;二是通過上門走訪、對話交流等方式,積極幫助解決培訓機構轉型需求,集思廣益謀求轉型發展。截止到10月30日,壽光市481家學科類培訓機構中,10家重新審核登記為學科類培訓機構,申請登記為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329家完成轉型為非學科類培訓機構,142家申請注銷停辦,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98%,實現了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工作的穩妥、平穩過渡。(壽光市教體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七次聯席會議在濟南舉行
- 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七次聯席會議在濟舉行 李干杰唐良智講話 周乃翔主持 11月28日下午,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七次聯席會議在濟南舉行。山東省委書記李干杰,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並講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
- 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會議舉行
- 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會議舉行 省委常委會主持會議 李干杰講話 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聽取和討論了李干杰受省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決定》,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的決議》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公報(2021年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於2021年11月26日至27日在濟南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省委委員82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