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連載|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兒

功高蓋世︱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兒(32)

陳明福 
2021年09月05日20:02 | 來源:東岳客
小字號

“左宗棠功高蓋世后人不能忘記”

2009年5月,上中下三卷125.8千字的《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由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廣泛關注,產生很大影響。7月,人民日報記者徐錦庚就如何評價左宗棠的歷史功勛採訪了作者陳明福。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問:綜觀歷史學家和學者對左宗棠的評價,不少明顯帶有“階級斗爭為綱”思維的痕跡和烙印。如何客觀、公正、理性看待左宗棠?

陳明福:應該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左宗棠。我對左公的功過總結為“十功三過”。其主要功勛是:

其一,左宗棠最先創辦了福州船政,對中國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為建立中國近代海軍奠定根基,是“中國近代海軍之父”。

左宗棠創建的福州船政學堂,培養了大批中國近代海軍的精英和骨干。馬江海戰、甲午海戰中指揮戰艦英勇作戰的艦長,包括像鄧世昌這樣的民族英雄,基本上都是從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的。關於這一點,連李鴻章都承認的。清末重建海軍以及民國時期的海軍將領,也大多是福州船政的歷屆學生。孫中山先生曾評價:“足為海軍根基。”

其二,左宗棠最先創辦甘肅機器局、西安機器廠、蘭州制造局、蘭州織呢局等,引進西方先進設備和技術,為中國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開了先河。

其三,左宗棠不論在浙閩和陝甘、新疆,走到那裡,任職何處,都十分關注民生疾苦,採取各種措施安撫民眾。

《清史稿》記載:“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撫綏,眾至如歸。論者謂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信哉。”關於克己奉公,為民謀利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蘭州黃河大鐵橋原名左公橋。這座橋花費的38萬多兩的銀子,是他應得的“茶馬使”餉銀,自己一分也沒花,就是特地留給后人辦公益事業的。蘭州的黃河大鐵橋百余年來,通過了多少車輛行人?給人民提供了多少方便?北京奧運會在蘭州的火炬傳遞,起始點便是在黃河大鐵橋!但是鮮有人知道,這是左公從個人腰包裡掏的款!

其四,左宗棠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從東南到西北,最后又在京都和江南,為民治水興利做的好事多得數不清。

左宗棠說過,“水利可以養民,先務之急,以此為最。”他並不是清廷專職管水利的大臣,卻在幾十年間興修了眾多的重大水利工程,確實做到了體恤民艱、為民造福。這裡不妨列個清單:

在陝西,他修治了西安鄭白舊渠,使“關隴創此永利”。在涇水上源開溝渠、設閘,取得了很大成績,達到了預期效果。

在寧夏,他曾多次撥款給地方,用以興修水利,致使寧夏“干渠二十多道,渠一百四十多道,能灌田八十多萬畝”。

在甘肅張掖,開渠7道,又修復馬子渠56裡,灌田6800畝。在肅州臨水河修筑七大壩,在撫彝廳亦開挖渠道,支銀1775兩。疏通了渠道、發展了農業,讓農民休養生息。特別是左宗棠指使部將王德榜,引抹邦河水溉田的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修復了西寧府城西陰山崩裂時壓壞的渠道一裡多,創修碾伯、棲彎堡一帶溝渠二十余裡。在河州新甲集新挖水渠四十余裡,祁家集新修水渠一道,狄道州修舊渠兩道。

左宗棠的下屬陶模在秦州知州任內,引渭河之水,開陳家渠、張楊家渠、河邊渠等四道,灌田數千畝。

在新疆哈密修了城子渠,鎮西廳之大泉東渠,迪化之永豐、太平二渠、安順一渠,綏來縣長渠,奇台各渠等等。在庫爾勒修復舊渠四十裡,並疏通東西大渠。這些“皆以兵工所修,其雇民力者給以工資”。

在左宗棠督辦水利的統一部署下,左部將張曜在哈密,首先重修了過去引山水已報廢的石城子渠。使哈密一帶屯田近二萬畝,取得了每年可收軍糧數千石的可喜成效。除北疆外,在南疆也勸導興辦,“興修水利,廣種稻田,美利不減東南”。到1880年左宗棠調離西北時,新疆己修筑的較大水渠有:烏魯木齊的永豐渠(共三渠),總長120裡﹔太平渠(共三渠)總長160裡﹔地窩堡、九家灣三道渠共長21余裡﹔庫車修渠二道長10裡﹔庫爾楚修河道40裡﹔開鑿大連、小連、萼拉合齊和老南四渠共長160裡﹔在喀喇沙爾修渠11道共長30裡。到1881年喀喇沙爾河修治完工,葉爾羌河也已“堵筑決口,挑挖沙洲,並將老岸及長堤加高加厚”。入京后,立即治理水患不斷的永定河和桑乾河,親自帶病督工,取得顯著成績。任兩江總督后,立即視察水利,治理淮河。克服了極大的困難,終於完成了“歷代隻有口頭議論,實際施工則畏難卻步”的朱家山和赤水湖兩大工程。

其五,左宗棠大力筑路植樹,栽桑種茶,綠化祖國,優化邊疆生態環境,是開發大西北的先軀者和大功臣。

左宗棠筑路,是從潼關開始,西到嘉峪關,橫貫陝甘兩省,全長3000余裡。路隨地形轉移,路面寬闊,一般為3丈—10丈,最寬處30丈。在甘肅東北、甘肅西南以及到青海大通、湟源等地也修了不少路。因為凡所需軍火、軍裝、軍餉大都來自東南,均經潼關西運。此路大抵沿元明清的驛道而筑。

左宗棠沿路植樹(即詩中所說的“新栽楊柳三千裡”),光是陝西長武境到甘肅會寧,共六百多裡間,歷年種活的樹就有約264000株,河西僅永登縣境內就有約78000株,河西各縣沿路除沙磧外都種了不少楊樹、柳樹,還有榆樹、槐樹。“左恪靖命自涇州以西至玉門,夾道種柳,連綿數千裡,綠如帷幄。”(隆無譽:《西笑日觚》)這便是后人常說的“左公柳”“左公楊”“左公榆”“左公槐”。

據秦翰才先生在1945年出版的《左文襄公在西北》一書中記載:“凡是文襄公或楚軍湘軍所到之地,就大家種樹。如今可考的:會寧境內種活樹21000多株﹔安定境內106000多株:皋蘭境內4500多株﹔環縣境內18000多株﹔安化縣丞及鎮原境內12000多株﹔狄道境內13000多株﹔平番境內8000多株﹔大通境內45000多株。其時,魏光燾做平慶涇固化道,大概所有東路路工和橋工,都是在他指揮之下完成的。”

其六,左宗棠十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為搶救典籍,編印書刊,興教勸學,修建書院等做了大量的好事。

他在福州創設“正誼堂書局”,修訂重印《正誼堂全書》68種,共524卷,為正誼書院題寫聯語、制定章程﹔在陝西和甘肅復刻《六經傳注》﹔為《至公堂》題寫匾額﹔對魏源的《海國圖志》備加推崇,為其再版作序,主張學習西方以致富強﹔寫下《學藝說帖》,主張改變重義、重理輕藝,對中國知識界長期昧於世界大勢,對西方長技不屑一顧的現象深為不滿,提出認真學習西方技藝。

在任陝甘總督期間,僅從同治八年(1869)至光緒六年(1880)的11年時間內,就新辦或修復重辦書院30余所,創設各級各類義學320余所,至於刊發給學生的教材就不計其數了。收復新疆后不到一年,便興建義塾達37處。為便利陝甘考生應試,經多次上奏折后獲准,在陝甘鄉試、會試予以“分闈”,親自督率官員擇定在蘭州袖川門外建修貢院。他能夠正視西學東漸的影響,並順應近代化的潮流,大力強調興辦近代教育。

其七,在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豆剖瓜分、任意宰割,在他們強行租借的地盤上為所欲為、作威作福的年代,唯有左宗棠不怕洋人,大長中國人的志氣,大滅洋人的威風,這在晚清的大吏、將軍、總督中是獨一無二的。

其八,在他運籌指揮下,克服了不可想象的艱難險阻,用二年多時間,終於打敗了盤踞新疆13年之久的沙俄和英帝走狗阿古柏,光復了新疆大部,並五次上奏折建省。

兵餉糧運是他嘔心瀝血、熬白須發籌措的,“緩進急戰”的正確戰略是他親手制定的,前線將領和后勤官吏是他精心挑選的,每步行動是他審時度勢確定的,重大難題是他悉心解決的,各種奏折是他親自撰寫的……

其九,調遣重兵,進擊伊犁,輿櫬出關,威懾敵膽,為曾紀澤赴俄談判提供了堅強后盾和武力支持,迫使凶惡而貪婪的沙俄,帶著唾沫吐出快要咽下去的肉,使伊犁連同新疆其余廣大地區得到光復,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個永垂不朽的功績,怎麼評價都不過分。

為了寫這部作品,我曾沿著左公的進軍路線,從西安到銀川,然后到吳忠、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哈密、烏魯木齊、伊犁、和田等地,體會了西征路的極其漫長和艱辛,更親自領略了新疆之大,新疆之好,新疆之美,新疆之重要,不禁感慨萬千!

新疆人民自豪地傳唱《新疆是個好地方》,國內各地人民成群結隊去新疆旅游,游天池,游阿爾泰,游伊犁,都被美景陶醉。特別是在伊犁那拉提,旅游人群擁濟,如過江之鯽,因為那裡被稱為“東方的瑞士”,真令人留連忘返啊!

我又在霍爾果斯口岸佇立良久,遙望遠處的河山。我想,擁擠的游客他們為何不到更遠一點的巴爾喀什湖去游玩?那裡的湖水湛藍,面積相當於8.3個太湖﹔中國頭腦靈活的民營企業的老板們,為何不去搞游艇投資、興建別墅群?——唉,那裡如今已經成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領土,永遠歸屬於人家了!假如讓左公將新疆事務管到底,朝廷的投降派不插手,讓他兵臨城下后再與沙俄談判,“老毛子”能將我們這塊如此大的國土割去嗎?怪不得王震將軍不勝感嘆:“可惜左宗棠隻有一個,不然我們的領土面積比現在要大得多!”不是嗎,佔我國陸疆六分之一的1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硬是左公統兵從侵略者手中重新奪回的。

當你在一年四季吃到“甜又香”的哈密瓜時,須知這塊寶地向來盛產封建時代向皇帝進貢的佳果﹔當“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頭醉了”時,國人的嘴也饞了,可以享口福了﹔當你的“寶馬”車開高速尾汽卻很少時,須知這是克拉瑪依開採出來的優質石油﹔當年勒住馬瞭望一眼后便“趕緊轉個臉,向別處走去”者的后代,現在都趨之若鹜想成為克拉瑪依的居民﹔當新疆到了採棉的季節,那望不到邊的潔白,是天上白雲整塊掉在地上之故﹔天山南北碧綠青蔥的草地,花白相間的優質奶牛在悠閑自得地吃草,那裡有伊犁奶業的生產基地,牛奶天天輸送到全國各地﹔至於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蘊藏的各種不可估量的寶藏,還有成片的原始森林,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振興的物資基礎!這一切,都是誰為我們造的福祉?

不到新疆不知祖國之大。這麼一大塊國土,這麼重要的地方,是誰以老命相搏奪回來的?還對他的一些缺點和過失,抓住不放,吹毛求疵,說三道四,甚至夸大其詞,無限上綱,太不公道了!我們作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摸摸自己的良心何在?

其十,當法軍在越南、雲桂邊界和台灣、福建,以陸、海軍大舉入侵,國家又處於危急的關頭,他以七十高齡慷慨請行,再次“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時”,撐著重病之軀走上抗法前線,派遣名將,統率勁旅,坐鎮福州,獲得諒山——鎮南關大捷,並精心籌劃海防全局,關心台灣防務和建省,最后殉職在崗位上,真正體現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對於抗法戰爭“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生平,不能瞑目!”

嘉峪關懸壁長城下廣場左宗棠雕塑像

問:在您看來,左宗棠主要有哪些過錯?

陳明福: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我將左公之過概括為三方面:

其一,他經不起別人一次又一次的誠聘、敦勸、說服,終於“隱不在山”,投入張亮基的幕府當上幕僚,直接參與同太平軍作戰。

其二,有追求功名的動機,仕途不通,名儒當不成,便想當名將。想當名將,必然要“以血染紅頂子”,那也應該適可而止,如同馮子材一樣,雖然多次鎮壓了起義軍,但人們印象不深,覺得罪孽不重。他太突出了,屢勝強“敵”,所以被稱為劊子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僅僅比“曾剃頭”差一點而已。其思想根源是報皇帝重用之恩,忠於封建統治者,為朝廷效“犬馬之勞”。

必須著重指出的是:左宗棠凡遇太平軍將領被俘,審訊后他即處以磔刑,並對其家屬進行追查、處罰。參與“造反”者的家屬要遭“連坐”,這固然是封建王朝的法律,但畢竟在執行過程中可以從寬的,左宗棠沒有絲毫寬宥,這不能不說是他的嚴重過失,理應予以譴責。

其三,左宗棠在執行清朝政府制定的對回民起事軍“剿撫兼施”政策時,“撫”得還不夠,未能“仁至義盡”,特別是對金積堡“殺降”和肅州“濫殺”,固然有主將劉錦棠為報叔父劉鬆山在攻打金積堡時戰死的深仇大恨,堅決不肯執行左公寬恕降者的指示,甚至要以“辭官還鄉”作要挾,官兵也報仇心切,故在攻破城堡時有報復行為,左帥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如果他的招撫工作做得細、做得好,能順應和滿足陝甘回民希望得到的撫局,這無疑屬上策。他口口聲聲的稱自己為“今亮”,為什麼不學學“古亮”對孟獲“七擒七縱”呢?馬化隆投誠盡管是在敗局已定、堡將攻破的形勢下才發生的,但畢竟不是官軍“擒”來的,而是自己上縛后走來的,卻不予寬容和優待,連“一擒一縱”也未做到,將其凌遲處死。陝甘回民至今,有不少人對左宗棠殘殺他們的祖先,懷有深切仇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問:尋覓左公足跡,完成這部巨著,留給您的最深感觸是什麼?

陳明福:我最想說的是:左宗棠功高蓋世,對這樣的民族英雄,后人不能忘記!我感觸最深的是:對本民族的英雄,不加珍惜,不予崇敬,妄自菲薄,甚至肆意貶損,這是民族自尊心、自重感、自信力的悲哀,將難以弘揚民族精神,挺起民族脊梁﹔對本民族的英雄,不善識別,不予定評,求全責備,苛待古人,思想僵化,觀念陳舊,循規蹈矩,史識不高,長期爭論不休,這是社會意識的悲哀,將導致理性思維的衰退和理論制高點的滑落。

(原載2009年8月14日人民網,責編:杜博)

作者簡介

陳明福,1937年8月生,浙江寧波人。原海軍大連政治學院專業技術四級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遼寧傳記文學學會理事,大連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登臨西岳華山

已出版專著、作品36部,逾1200萬字,還有多部待出。已出版的有《“重慶”艦舉義紀實》《海疆英魂》等四部中華名艦系列,《杞憂集》等三本雜文,《朱可夫兵法》等兩部軍事謀略論著,《古今海戰》等七本海洋科普讀物,《古今海戰》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滄桑旅順口》等五部紀實文學,《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蘇東坡大傳》等六部人物傳記。2013年6月,《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獲五年一評的第四屆中國優秀傳記文學作品獎。頒獎詞曰:“古稀之年的陳明福,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充沛的激情,歷時六載,尋著晚清名將、中興名臣左宗棠的足跡遍訪關內塞外、天山南北、萬裡海疆,查閱搜集了數千萬字的史料和不少趣聞軼事。作品氣勢恢弘,文筆流暢,敘事生動,成功塑造了左宗棠鮮明的人物性格,展現了這位民族英雄傳奇的人生歷程,填補了百余年來在左宗棠傳記寫作中的缺憾和不足,並對有關左宗棠的種種爭議,亦力求給予客觀公允的評價。”2012年被評選為大連市文藝界“十位有影響的人物”。2018年8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徐錦庚著的40萬字長篇報告文學《大器晚成》,《人民日報》9月7日副刊發表《以沉雄之筆寫崢嶸歲月》1700字的評論文章,《浙江日報》也發了張宏圖的評論。《現代金報》發表張登貴《一部書,兩個人》的評述,《寧波日報》《衢州日報》等轉載。結語是:中國,太需要這樣有品格的知識分子了!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9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8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考察河北承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班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劉家義在省委組織部領導干部會議上強調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會議宣布中央和省委關於山東省委有關領導同志 職務調整的決定 9月2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省委組織部領導干部會議,宣布中央和省委關於山東省委有關領導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並講話。 劉家義在講話中說,今年7月,中央批准王可同志不再擔任省委常委、委員。…
青島市領導干部會議召開
  青島市領導干部會議召開 宣布中央和省委關於青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 劉家義出席並講話 9月2日下午,青島市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宣布中央和省委關於青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並講話。…
王宇燕同志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
  日前,中共中央批准:王宇燕同志(女)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
陸治原同志任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
  日前,中共中央批准:陸治原同志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和青島市委書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