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鄉間小路的菏澤女博士,人民日報給她點贊!

帶領村民靠農業致富的山東菏澤玉皇廟村黨支部書記關志潔——
走在鄉間小路的女博士
“聽說你們村來了個博士?你認識嗎?”關志潔一到鎮政府,就有人這樣問她。關志潔笑笑,有點不好意思:“就是我……”
這要從接聽一個電話說起。
“小關啊,叔有點事找你……”電話那頭,是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武勝橋鎮玉皇廟村老支書王金書:“現在村裡產業正在轉型升級,你是學農業的,能幫幫村裡不?”
王金書是退伍軍人,1986年回村后創辦了化工廠。2009年,他出資建設新村,讓玉皇廟村徹底告別了土坯牆、破瓦房,但新村發展光靠化工也不行。2009年,村裡成立了山東玉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了全村土地,種玉米、小麥等傳統作物,沒想到效益並不好。現代農業靠人才,於是,王金書想到了關志潔,撥通了電話……
關志潔學的是農業,博士畢業后再入中國農業大學,從事作物學博士后研究。出站時,她本可以留在北京的高校或機關,但王金書那通電話,讓她萌生返鄉念頭﹔丈夫決意辭職,陪她一起返鄉。
下定決心后,兩人回家探望爹娘。關志潔試探道:“以后若是回來工作,不是更好?”“那可不成!”二老斬釘截鐵。關志潔說了回村計劃。娘背過身抹淚,爹發話了:“妮兒,供你讀書,俺倆再苦再累都不怕,圖啥?不就是圖你們不再受這土坷垃的苦?”
關志潔拉著爹娘的手,聲音顫抖:“我學農業,就是看你們太辛苦,想用知識改變命運。農村也有廣闊天地,以后會大變樣的!”
2013年7月,31歲的關志潔回到老家,擔任玉皇廟村黨支部副書記、玉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關志潔摸透村裡情況后,咨詢多家科研機構,確定了村裡發展方向:高效農業、旅游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經過考察,她想引進禮品西甜瓜。
沒想到,很多人反對:“我們種的西瓜20多斤,你這才兩三斤,種子還那麼貴。”關志潔說:“我先在試驗田裡試。成功了,再推廣。”
臨近春節,西甜瓜准備上市。鄉親們走進試驗田大棚:西瓜還不如鵝蛋大!“這博士,中看不中用哩!”村民滿眼狐疑:她能干好嗎?會干長嗎?
關志潔不服輸,一頭扎進大棚,改良種植技術。第二年春末夏初,大棚郁郁蔥蔥,禮品西甜瓜拳頭大小,挂滿枝頭,產量提高30%。這樣的大棚,全村有30多個,每個能產六七千斤。
西甜瓜別看個頭不大,入口卻甘甜,一斤能賣15到30元,遠銷全國多地。2014年,公司扭虧為盈。當年10月,她當選村支書,鄉親們稱她是“博士后村支書”。
有一次,關志潔去鎮上辦事,返回時突遇瓢潑大雨﹔車子陷入淤泥中,關志潔渾身濕透,束手無策……村民們聽說后,拿著鐵锨、繩索,開著鏟車趕來,跳進泥水裡,合力推出車子,個個淋成落湯雞﹔關志潔鼻子一酸,心裡涌起一股股暖流……
一到節假日,玉皇廟村的採摘園就人聲鼎沸:自從西甜瓜打開市場,村裡特色種養漸成規模,1500畝觀賞樹木、30個高溫溫室、800畝精品水果採摘園各具特色。全村集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貯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於一體,形成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產業。
要想融合發展,構建田園綜合體是最好選擇,可集農業生產、科技示范、觀光休閑、文化旅游於一體。2018年初,玉皇廟村啟動申請省級田園綜合體項目——水韻玉皇田園綜合體,總佔地2.35萬畝,帶動周邊6個村庄。關志潔和同事們往返濟南、濰坊、北京等地十余次,請教各方專家﹔2018年5月項目終獲批復,成為菏澤唯一獲批的省級田園綜合體。
這幾年,玉皇廟村招商引資不斷,引進多家農業龍頭企業,村集體收入破千萬元,九成以上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靠農業富了口袋。
2020年,關志潔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看著妮兒干得風風火火,爹娘早就一百個放心﹔只是妮兒每次回家,爹娘總不忘囑咐一句:“再忙也得吃飯!”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0日 第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 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加強組織領導推動改革創新 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7月17日下午,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審議委員會工作規則及其辦公室工作細則,審議2021年度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配置框架建議,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李干杰講話,邱月潮、劉強、凌文和委員會委員出席。…
- 劉家義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關於經濟發展意見建議
- 劉家義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關於經濟發展意見建議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干杰出席 近日,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步經濟工作,分別聽取各市市委書記和企業家代表的意見建議。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