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這些山東老鄉入選(下)!

2021年07月16日10: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renminw7月15日、16日,人民日報等刊發“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專版,刊登候選人的照片、基本情況和事跡簡介。

7月15日刊發山東候選人事跡(點擊查看)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355 謝立亭

謝立亭,男,漢族,1940年1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阜橋街道牌坊街社區居民。

謝立亭退休后,繼續踐行“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誓言,將對黨的庄嚴承諾融入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之中,自創“紅色三寶”宣講模式,被譽為退休不褪色的“紅色宣講員”。

謝立亭將忠誠於黨的事業、宣傳好黨的政策,作為始終不變的追求。2000年,他退休時,被社區聘為義務宣傳員。“退休不褪色,我要成為一名優秀夕陽紅隊員,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他在日記中寫下誓言。

20多年來,為當好“紅色宣傳員”,謝立亭反復摸索實踐,總結出群眾喜愛的三件宣講“法寶”。第一件是“紅色名片”,正面印著宣講內容,新鮮、好記、更好保存﹔背面是他的電話和一句話:有困難找社區,需幫助找謝立亭。第二件是“紅色小冊子”,他緊密聯系群眾、貼近生活、結合實際,把自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和體會寫出來,匯編成冊印發給大家。第三件是“紅色歌曲”,用群眾喜歡的歌曲作為曲調,填上自編宣講詞來演唱,通俗易懂的歌詞,耳熟能詳的旋律,使宣傳更有激情、更有感染力。多年來,謝立亭共印制“紅色名片”130多種,發放“紅色小冊子”6萬多冊,創作“紅色歌曲”100多首,寫出80多萬字講課材料,到企業、學校等單位宣講700多場次,用實際行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誓言錚錚如鋼,初心堅若磐石。多年忙碌在基層宣講第一線,使謝立亭患上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和嚴重的心臟病。但是,他依然堅守著自己的諾言,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理論宣講、服務群眾的道路上。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2011年,牌坊街社區成立“謝立亭黨小組”,后來發展成為“謝立亭正能量宣傳黨小組”,組織離退休老黨員參與社區事務,開展百姓宣講,弘揚社會正氣。目前,“謝立亭黨小組”在任城區已發展到130多個,成為活躍在社區裡的亮麗風景線。

謝立亭榮獲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

405 王傳喜

王傳喜,男,漢族,1968年9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蘭陵縣卞庄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任職20多年來,王傳喜堅守農村廣闊舞台,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帶領黨員群眾攻堅克難、脫貧致富,把貧困落后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樣板村,被譽為“鄉村振興領頭雁”。

帶領貧困村脫貧致富。20多年前,代村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王傳喜上任后,立志要拔掉窮根、摘掉窮帽。面對近400萬元村集體負債、126張法院傳票和村中諸多矛盾,他迎難而上,抓治安、整村容、還債務、發展集體經濟,壯大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商貿物流、建筑裝飾、教育醫療、節會展覽等主導產業。最終,硬是把一個貧困落后村發展成為鄉村振興樣板村。2020年,村集體各項產業總產值36億元、純收入1.5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7萬元。

幫助更多人擺脫貧困。王傳喜帶領代村干部群眾,積極投身“先富帶后富,同走富裕路”火熱實踐。建設“幫扶農戶科技致富養殖小區”,為100多家養殖戶搭建致富平台。建設代村商城,實施優惠政策,支持創業者零風險起步,帶動近萬人就業。捐助資金360萬元,幫扶14個村庄規劃和開發建設16處規模化種植和養殖基地。建設4座生態科技型冬暖溫室,每年收益24萬元,全部用於幫扶貧困戶,惠及8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3戶。建設“印象代村”,採取“旅游+”產業扶貧模式,發展夜游經濟,帶動就業創業,惠及12個鄉鎮220多個村的1.1萬多名貧困群眾。

探索好經驗扶志扶智。王傳喜不斷摸索創新,總結出“四個堅持”脫貧致富工作法,讓貧困戶穩定增收,大大降低返貧風險。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支部共建、黨員結對。堅持技術扶持,建設“新農人培訓中心”,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萬多人。堅持細節關心,為進城創業就業人員解決孩子上學難問題,實現憑工作証明、營業執照就近入學入托。堅持經驗共享,王傳喜帶著經驗走出村庄作報告、搞培訓,談脫貧心得,傳扶貧辦法。

王傳喜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山東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439 張連剛

張連鋼,男,漢族,196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別專家。

張連鋼堅持自主創新、科技報國,帶領團隊銳意進取、集智攻關,破解技術難題,構建技術標准,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全球首個5G智慧碼頭。

敢於擔當,立志科技報國。38年來,張連鋼扎根港口一線,刻苦鑽研、專注創新,立志改變技術落后舊面貌。2013年,青島港決定籌建全自動化碼頭。當時,雖然正處在肺癌術后康復期,但張連鋼沒有被病魔打敗,毅然挑起重擔,緊緊抓住這個科技報國機會,並且向公司表達決心:依靠自主創新,建設中國人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面對無經驗、無資料、無外援的“三無”境況,張連鋼帶著重病之軀,以隻爭朝夕的緊迫感、使命感,帶領團隊迅速展開科研攻關,全力推進自動化碼頭建設工程。他白天奔走在土建、供電、信息系統等施工部位查看進度、解決問題,晚上牽頭搞科研。其間,無數難題接踵而至。特別是自動導引車控制系統,數月攻堅不下。張連鋼激勵團隊,不能退縮、堅決拿下!經過不懈努力,研發出無限續航、一鍵錨定等世界領先技術成果,成功攻克難關,為自動化碼頭自主創新邁出關鍵一步。2017年5月,碼頭一期投產,創下世界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效率最高紀錄。他帶領團隊,用3年半時間就完成國外常規8到10年建設任務,助力創建智慧港口建設運營“中國方案”。

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建設中,張連鋼沒有簡單復制一期方案,而是選擇精益求精、另辟蹊徑。他組建9個突擊隊,帶領團隊夜以繼日、連軸奮戰,升級核心系統190多次,優化功能2200多項,確保二期工程順利投產運營。隨后,他又主持推出“氫+5G”等多項科技創新成果,為全球港航業打造中國樣本。

自動化碼頭投產運營以來,張連鋼帶領團隊6次打破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平均作業效率超過全球同類碼頭。他還主持完成科技攻關項目20余項、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授權專利40項,參與制定行業、團體標准3項,“連鋼創新團隊”榮獲“時代楷模”稱號。

張連鋼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山東省道德模范、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

548 班書舉

班書舉,女,漢族,1966年3月生,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梅家埠街道玉河村村民。

20多年來,班書舉先后將丈夫大哥、二哥家的4個孩子帶回家中撫養,丈夫去世后,一個人撐起這個大家庭。

班書舉與丈夫結婚不久,平靜的日子就被接二連三的意外打破。丈夫的大哥大嫂因病先后去世,留下一個10歲的女兒無人照料﹔丈夫的二哥身體不好,二嫂精神失常,常年服藥維持,兩人沒有能力撫養孩子,他們的3個孩子從出生起,就被班書舉抱到自己家中撫養。2009年,班書舉的丈夫在工地打工過程中遭遇意外,不幸離世。從此,班書舉獨自撫養孩子們,這一堅持又是10年。在村民看來,她就像鐵打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看到的都是她陀螺一樣忙碌的身影。

大哥、二哥家的孩子都叫班書舉“媽媽”,她不分親疏,與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都是一碗水端平。盡管家境不富裕,但她對孩子們的愛從不打折扣,總是盡心盡力操持孩子們的生活。要省錢給孩子們上學,她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好幾年,吃一個饅頭就能撐一天。

對待孩子學習,班書舉絲毫不馬虎。她告誡孩子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學習為先。不管自己承受多大委屈、遇到多大困難,班書舉都堅決保障孩子們完成學業。雖然生活很困難,但她總是教育孩子要自強自立,不能隨便接受別人饋贈,更不能隨便伸手向別人討要,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創造。她還教導孩子們要懂得分享、學會感恩。在她教育下,孩子們都特別懂事,理解媽媽的辛勞付出和良苦用心,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他們都愛著媽媽,也愛這個家。

班書舉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稱號。

550 徐秀玉

徐秀玉,女,漢族,1952年6月生,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城陽村社區居民。

近半個世紀,徐秀玉悉心照顧年邁婆婆,是遠近稱贊的好兒媳。

1975年,徐秀玉嫁給丈夫袁以鬆。結婚時,兩位大姑姐早已嫁人,丈夫又常年務工,她為打消丈夫一家后顧之憂,主動承擔起照顧婆婆的重任。46年間,她悉心照料婆婆,體貼入微、無怨無悔,從沒和老人家紅過臉。幾十年如一日,徐秀玉每天早早起床,幫婆婆洗臉梳頭、整理衣服﹔照顧老人口味,變著花樣做可口飯菜﹔每個天氣晴好的日子,社區居民都能看到一對幸福的身影,那是徐秀玉陪伴婆婆在樓下晒太陽﹔婆婆因為嚴重駝背,經常腰酸背痛,她常備熱水袋和抱枕,侍奉左右、按摩理療,隨時緩解婆婆的病痛……

2019年,103歲的婆婆生病住院,病情一度惡化。醫院下達病危通知,建議保守治療。婆婆住院期間,她寸步不離、精心陪護。在醫院無法繼續治療的情況下,徐秀玉沒有放棄希望,與家人慎重商議后,帶婆婆回家休養。為更好加以照顧,她跟婆婆同睡一張床,24小時隨時看護,常常忙碌一整天,睡不上個囫圇覺。3個月后,婆婆奇跡般恢復健康。從不能翻身到下床如廁,再到與全家圍桌吃飯,老人家的精氣神越來越好。

徐秀玉的孝心孝行帶動一家、示范一方。兒女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養成孝老敬親、和善為人的優良品行。街坊四鄰都以徐秀玉和她的家庭為榜樣,傳遞著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

徐秀玉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稱號。

《人民日報》(2021年7月16日 9-20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劉家義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關於經濟發展意見建議
  劉家義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關於經濟發展意見建議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干杰出席 近日,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步經濟工作,分別聽取各市市委書記和企業家代表的意見建議。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出席。…
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開幕
  聚商融智 合作共贏 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開幕 1萬余名嘉賓線上線下共商合作共謀發展 夏夜的青島,海風習習、華燈璀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眾商雲集、群賢薈萃。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喜慶氛圍中,由商務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於7月15日晚開幕。…
山東省中青年干部工作座談會召開
  劉家義在全省中青年干部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切實加大中青年干部培養鍛煉力度 推動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李干杰楊東奇出席 7月14日上午,全省中青年干部工作座談會在濟南召開,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貫徹新時代好干部標准和黨的組織路線,切實加大中青年干部培養鍛煉力度,推動廣大中青年干部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孫春蘭在青島出席活動並召開座談會
  孫春蘭在青島出席活動並召開座談會強調 加強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更好發揮體育綜合育人功能 劉家義陳寶生苟仲文出席 7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青島出席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開幕式,調研學校體育工作並召開全國體教融合工作座談會。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健全體教融合的育人機制,促進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會議舉行
  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會議舉行 省委常委會主持會議 劉家義講話 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和討論了劉家義受省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中共山東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干部隊伍政治能力建設的意見》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公報(2021年7月13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於2021年7月12日至13日在濟南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省委委員84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