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前后,乳山諸往鎮下石硼村就會迎來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他們被村裡清新的空氣、自然的美景、紅色的文化、鮮美的飲食所吸引,或駐足橋上合影留念,或舉家徒步登山散心,或參觀學習紅色歷史,有的還會與農戶聯系,進院採摘水果。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每年都會來下石硼村走一遭,他說:“在這裡,可以忘記塵世的煩憂,停下來,感受革命時代的艱苦奮斗,享受生活的安靜與美好。”
乳山市諸往鎮下石硼村位於馬石山腳下,這裡有膠東兵工廠、新華制藥廠、北海銀行、被服廠等革命舊址,基於這些優質紅色資源,乳山市著力打造了紅色密營下石硼紅色主題美麗鄉村,與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交相呼應,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接受紅色教育,體驗鄉村旅游之美,客流量每年能達到10萬人次左右。
隨著客流量增加,村裡的配套設施也隨之而上。為滿足游客對特色農產品、食宿等方面的需求,該村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土地流轉的形式,大力發展養蜂、櫻桃、蘋果等特色農業產業,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銷售。同時,該村加大農家樂建設,讓有意從事農家樂的村民搖身一變成為個體經營戶,借此增收。“以前農產品不好賣,尤其是櫻桃不好存儲,經常賣不出去就爛掉了,現在一點不用擔心,而且不出村就能被游客搶購一空。現在不少農戶都開始發展農家樂,辦起了住宿,腰包慢慢鼓起來了。”下石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守起說。
村裡的這一變化,最開心的莫過於直接受益的老百姓,率先參與發展農家樂的村民王雲玲高興地說:“之前家裡就靠老頭子養家糊口,現在村裡發展好了,客流量多了,我們就靠這兩間房辦起了農家樂,一年賺個三五萬不成問題。”
近年來,乳山市創新性挖掘紅色資源,激活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潛力,先后啟動了紅色文化修復行動,對紅色資源開展搶救性挖掘和保護。深入149個村開展史料收集工作,梳理紅色印跡118處,重點打造了馬石山和膠東育兒所2處紅色教育基地,規劃建設了中共膠東特委誕生地歷史陳列館、膠東公學歷史陳列館、膠東人民兵工歷史陳列館、新華制藥廠舊址、許世友戰地臨時指揮所、馮德英舊居等40余個歷史文化展覽館,構建起脈絡清晰、史實清楚、系統完整的紅色文化體系,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
在此基礎上,乳山市依托紅色資源,引領綠色發展,對紅色教育基地沿線46個村進行連片提升,形成了紅色密營下石硼、大愛無疆田家等一批紅色主題美麗鄉村,打造綿延百裡紅色精品旅游線路,集中發展特色產業、紅色研學游、鄉村休閑游,使紅色資源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助推紅色沿線村庄走上致富路。(宋曉杰 張弘)
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表彰大會召開 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表彰大會召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砥礪前行 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劉家義講話 李干杰主持 楊東奇出席 在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之際,6月…【詳細】
山東省領導參觀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 省領導參觀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 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從黨史中不斷汲取前進力量 劉家義李干杰楊東奇出席 按照省委黨史學習教育安排,6月29日上午,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等省領導,來到中…【詳細】
全國居首!山東73個對象獲全國“兩優一先”表彰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塑造光輝榜樣。 6月28日下午,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為受表彰的個人和集體代表頒獎。山東省推薦的23名黨員、18名黨務工作者、30個基層黨組織受到表彰。此外,金融系統、鐵路系統“全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