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山东省分行产业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聚焦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发展。新年伊始,已投放产业类贷款近百亿元,实现“开门红”,截至目前,产业类贷款余额达1001亿元,成为全国农发行系统首个产业类贷款超千亿元的分行。
聚焦“藏粮于地”,深入打造“农地银行”品牌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与焦点,围绕土地“做文章”,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基础。该行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绘就“产业图谱”,不断拓展“农地+五大振兴贷”模式,农地信贷余额突破700亿元,居全国农发行系统首位、山东省金融同业前列,持续擦亮“农地银行”品牌。
该行支持的莒南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该行与省发改委联合建立全省唯一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四批已累计入库项目830个、申请贷款3819亿元,已累计支持贷款2623亿元。多次与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沟通对接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支持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贷款7亿元支持齐河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2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力齐河县建成全国第一个50万亩“吨半粮”产能建设示范区。2022年,累计审批高标准农田类项目19亿元,支持新增高标准农田24.5万亩。
大力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程,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支持东营、潍坊、滨州等地盐碱地改造提升,探索高效利用新模式。如贷款5亿元支持沾化区北部土地综合利用开发项目,运用“流转-开发-租赁”模式,改造3.7万亩盐碱地,进一步盘活闲置未利用土地,达到适合建设渔光互补项目的条件。
积极支持依托土地指标交易政策的农村土地整治。助力耕地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复垦、空心村治理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建设。2022年审批“土地指标”类项目45个、金额195亿元,投放贷款128亿元,贷款余额481亿元,整治农村各类土地350万亩,新增各类土地指标81万亩。审批发放系统内首笔耕地“进出平衡”贷款,全力探索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业务支持模式。不断拓展“农地+”“园区+”内涵外延,以各类农村土地为基础,支持农业生产基地、智慧大棚、优质粮食产业示范区、农副食品加工园区等建设。
聚焦“藏粮于技”,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和种业振兴
党中央强调,只有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该行全力支持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创新推出“园区+平台”模式,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种业集群建设,支持种业全产业链发展。贷款5亿元支持中国农创港(A区)一期工程建设,引入种业研发企业10余家,为农业科技研发、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平台。截至目前,该行种业全产业链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达到108亿元,占全系统的近五分之一,居各省级分行首位。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该行大力支持高端农机装备、高效种植业、智慧农业和农业农村环保技术成果转化,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2年累放农业科技贷款43亿元,贷款余额83亿元。同时,积极支持科技绿色发展,办理系统内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400万元,满足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总行简报予以刊发推广。
该行支持的寒亭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
聚焦“菜篮子”,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该行全力服务“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奶瓶子”供应,依托重要农产品贷款产品,加大生猪、牛羊等产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出“好品山东”贷,持续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新亮点,先后支持寿光蔬菜、烟台苹果、阳信肉牛、黄河口大闸蟹等产业发展,贷款4亿元支持青州花卉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青州花卉”特色品牌知名度,助力“齐鲁灵秀地 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
聚焦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全力服务保通保畅
加快农业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通道,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行围绕国家关于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在支持济南、青岛两大国家级骨干物流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配送和设施建设。支持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渠道。服务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打通流通“主动脉”,解决流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支持农业农村流通新业态发展,支持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产地直供直配模式、农村电子商务和流通新场景。如贷款9.5亿元支持淄博高青县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优势,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分拣、中央厨房加工和物流配送。2022年,该行累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36亿元,贷款余额79亿元。
聚焦“经略海洋”,服务海洋强省战略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超过3000公里,毗邻海域面积接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海洋经济总量长期稳居全国第2位。该行认真贯彻落实“经略海洋”重要指示,围绕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促进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海洋牧场、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资源等海洋产业支持力度,支持海域、海岸线、海岛等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和海洋运输等海洋服务业发展,海洋贷款余额33亿元。如贷款3亿元支持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建设,助力我国抢占全球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市场制高点。
聚焦“支农支小”,持续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效
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强力推进服务优化小微企业提升工程,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有效缓解疫情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充分体现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支小”的职能作用和使命担当。2022年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8亿元,稳居全国农发行系统第2位。
坚持让利实体经济,落实收费减免政策,继续实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首年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发展线上小微业务,与总行加强沟通,择优选取供应链核心企业,筛选风险可控的上下游企业,成功发放线上普惠小微贷款。积极落实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政策要求,建立完善台账管理,做到“应减尽减”。(袁长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 举行第三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提交代表酝酿讨论的我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和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省长、副省长,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名单等 1月15日晚上,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在山东大厦举行第三次会议。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林武、陆治原、杨东奇、王宇燕、张江汀、孙立成、王随莲、王良、齐涛、王云鹏、王华、惠新安和主席团成员出席,孙立成主持会议。…
- 林武参加烟台代表团审议
- 1月15日下午,省委书记林武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烟台代表团审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会上,江成、郑德雁、李万平、王长港、程仁策、王建中、潘洁波、刘国田、陈松海、曲敬阳等10名代表作了发言。…
- 周乃翔参加东营代表团审议
- 1月15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东营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牢记嘱托、扛牢使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