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本网特别关注

山东:守护文明根脉,让千年文物“活起来”

顾玉雪
2022年09月14日14:31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齐风鲁韵,历史悠久,博大精深。2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国家数据库,286万余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实际数量558万余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968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近年来,山东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让千年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守护文物“家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的齐长城遗址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把黄河、泰山、大海连在一起,形成一条重要的文化景观带。

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长城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今年3月,山东首批确定齐长城公益性巡查岗位860个,成为全国首个一次性将长城保护员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省份。

同时,从实施“红黄绿段”保护管理、开展卫星遥感图斑监测到建设省市县三级监管平台,人防、技防、物防能力显著提升,齐长城遗址保护全面加强。

这是山东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相继组织开展了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打击文物犯罪、整顿文物流通市场、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整治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全面实施。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介绍,山东完成可移动文物、黄河文物、涉水遗产、石窟寺等资源调查,文物家底不断充实。儒家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盐业遗址、古港口码头、近现代海防设施及历史建筑分布密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达183处,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2400余处。

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全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20多万条,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

目前,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海上丝绸之路”、青岛老城区申遗工作扎实开展,一大批优秀珍贵的非遗项目在齐鲁大地得到保护传承。

积极对接黄河国家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加强重大片区文物保护,“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群、定陶汉墓等重点修缮保护工程顺利推进。

在山东,“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文物工作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探源中华文明

华夏大地,何以中国?

山东近代考古学研究的序幕是由1928年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所揭开的,自此以后,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岳石文化……便陆续在齐鲁大地闪亮登场。

在尚无文字记载的阶段,探究文明的起源,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可谓是中国考古的主力军。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表明,山东属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滕州岗上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近年来,山东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积极推进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考古项目,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山东组织实施考古发掘项目329项,发掘面积23.79万平方米,接近十年来考古发掘项目总数的70%。

岗上遗址、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取得重要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山东沿海、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的开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崭新资料。

作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省级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承担了全省水下文物的调查、发掘、研究、保护与利用等工作,先后设置日照、威海、泰安、潍坊、东营5个水下考古工作站。

依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海基地,山东组织实施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考古调查、青岛海域水下文物陆地调查等工作,发现了近代大型战舰的沉船线索和众多海洋文化遗迹,取得重要调查成果。

了解过去,才能更清晰地认识现在。将尘封在历史尘埃中的遗迹挖掘出来,让古代文明穿越书本直观地呈现在大众眼前,这正是考古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在山东,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有效推进,为全省重点建设工程提供有力保障。“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探索施行、逐步完善。鲁国故城等大遗址保护卓有成效,国家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打好融合发展“文物牌”,激扬精神力量

今年,全国唯一的水下考古博物馆、全省第一家“国字号”央地共建博物馆——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签约落户青岛。

随着孔子博物馆、中国海军博物馆和济宁市、枣庄市、日照市博物馆新馆等相继建成开放,山东各类博物馆发展到647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海岱文明,千年回响。

这几年,“博物馆+”模式让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走下高冷的神坛。

2022年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推出6大类别“山东博物馆之旅”产品,以博物馆场所及体验为核心,纵横东西城市变迁,贯通上下历史延绵,梳理出一份“华夏文脉熏陶”旅游画卷。

目前,山东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598家,全年接待观众达到8000万人次,博物馆展览展陈水平不断提升:“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向海图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大哉孔子”“让党旗永远飘扬——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主题展”等荣获“优胜奖”;“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堪称硕果累累。

创新文物全媒体传播,强化主题宣传,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影响广泛……重温历史积淀的智慧,人们心怀对中华文明的骄傲,积蓄起向着民族复兴奋进的巨大力量。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山东省文化馆四楼望山阁内药香扑鼻,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成果展示活动在这里举行,慕名而来的群众络绎不绝。在博山区颜神古镇,山东非遗购物节如火如荼,非遗市集、惠民消费券发放、“走近齐长城”等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场非遗盛宴。

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一大批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纳入旅游线路,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

2019年以来,山东建成红色旅游景区近百个,红色旅游累计接待游客超过两亿人次,收入超过1000亿元,带动就业60多万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山东积极打好对外交流“文物牌”,“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中外联合考古取得新进展。

新时代的山东,文物事业活力迸发、前景广阔。齐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的生命力。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山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召开
  全省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提升山东标准创新力 为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作出山东贡献 李干杰讲话 周乃翔主持 陆治原出席 9月13日上午,全省标准化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路径,加快推进全省标准化创新发展。…
山东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喜讯传来,齐鲁儿女欢欣鼓舞,铆足干劲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东召开稳住经济基本盘督导和服务工作会议
  山东省召开稳住经济基本盘督导和服务工作会议 切实提高督导服务质效 促进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李干杰讲话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陆治原出席 9月9日上午,山东省召开稳住经济基本盘督导和服务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对进一步落实稳经济政策、开展督导服务进行部署,推动各级扛牢责任、真抓实干,齐心协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出席。…
抓早抓小及时依法解决好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李干杰在临沂接待群众来访时强调 抓早抓小及时依法 解决好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9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临沂市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抓早抓小、及时依法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在临沂市信访局会议室,李干杰认真听取临沂市信访工作和积案化解等情况汇报,随后接待了两批来访群众。…
山东省委党校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李干杰在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落实到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上 9月5日上午,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落实到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干杰在讲话中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