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
——德州市齐河县低效用地再开发出效益

近年来,德州市齐河县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强化政策引导,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大力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赋予低效土地资源更高效益的“二次生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打好四张牌,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4400多亩。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打好“系统牌”。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出台了《齐河县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小组,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强化部门联动,属地政府、财政、住建、工信、发改、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实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选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有机结合。突出土地出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烂尾工程、闲置厂房整治、工业重点技改、资金保障、城建计划、城市更新、行政审批等重点,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对全县土地情况全面摸清底数,打好“存量牌”。通过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数据,综合运用第三次国土调查、不动产信息登记、“亩产效益”评价、工业用地绩效调查评估等成果,对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全面调查,摸清现状利用、土地权属、建筑质量、环境品质、生产运营等信息。同时科学认定用地,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益的要求,从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水平、用地布局、再开发潜力等方面,科学认定低效用地。实行标图入库,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台账,形成城镇低效用地摸底调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和更新,每年开展一次城镇低效用地补充更新调查。
在精准开发中打好“挖潜牌”。坚持“规划管控、分类开发、一地一策、集约利用”的原则,以城镇低效用地数据库为依托,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再造、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公共卫生安全等因素,在整体协调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任务,分类分批实施,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计划,让“沉睡”的土地真正“活”起来。原喜特恩特新能源汽车公司占地约500亩,公司生产经营困难,优质资源被闲置,通过引进京东亚洲一号、中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以及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机械制造产业,将土地盘活,实现了土地的高质量利用;采取整片征收再开发模式,308国道以北、向阳北路西侧片区,占地约300亩,以老旧国有企业为主,多濒临倒闭,征收引进千立方·云谷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并运营后,年交易额可达100亿元,上缴税金近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达8000余个,辐射带动周边居民就业上万人;
积极打好“民生牌”。齐河县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引进了投资80亿元的齐河智能新零售产业园项目,项目规划约2000亩,其中涉及低效用地再开发约1200亩,项目建成投运后,可直接间接安排就业岗位10000人以上。为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齐河县对老城区部分地块进行片区征收,开发区起步区最早引进的企业实行“退二进三”,后由城市经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对一小片区、贸易大厦西片区、机械厂片区等9个片区约900亩土地的改造提升,既建设了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将安置住房小区之外的区域进行了商业开发,高标准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等城市文化设施。实现了城镇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有效促进了城市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张喜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举行
- 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举行 李干杰出席并讲话 8月18日下午,由中共山东省委、求是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在泰安举行。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讨阐释“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历史必然和科学内涵,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 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李干杰提出要求 周乃翔出席 8月17日下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在济南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重要部署,分析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省委书记李干杰提出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干杰:奋力推动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走在前开新局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山东视察指导,为山东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努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