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产生活各领域戴上“体温计”——应对气候变化的山东担当

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山东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
通俗地说,山东将给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戴上“体温计”,要把对气候的影响作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给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降降温”。
应对气候变化,任何国家、地区、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作为火电、钢铁、电解铝、地炼等高碳行业企业众多的碳排放大省,山东逐一明确了能源、建筑、交通、生态保护等诸多领域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山东方案”。此举不是让发展降质,更不是减速。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考验的是山东的长远眼光和历史担当。
日内瓦时间4月4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指出,2010年至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上最高水平,全球碳排放量必须在2025年达到顶峰,并在2030年之前削减43%,才有机会保持在1.5℃的目标之下。
对普通人来说,气候变化的话题过于遥远和宏大,全球气温增长是否突破1.5℃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似乎没有影响。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和灾害,时刻提醒着我们气候变化危机已来——
从增暖速度上看,我国大于全球平均,山东大于全国平均。受气候变暖影响,山东的降水在增多,平均每10年增加10毫米,但降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鲁西北在变湿,半岛呈现干旱化趋势。同时,气候变暖造成山东天气气候的极端性明显增强,2018年开始,山东连续4年遭受台风影响,台风北上影响山东的概率明显加大。去年秋季遭遇罕见秋汛,阴雨寡照日数创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之最。
气候变暖一小步,极端天气的发生便迈出一大步。“十四五”时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奠定基础的重要关键期、窗口期。从山东此次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看,山东要积极投身到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
能源领域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山东能源结构偏煤,能否实现碳达峰目标,对于全国“3060”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看,山东的能源结构向风、向光、向核发展的势头明显。重点推进的海上风电基地、海上光伏基地、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胶东半岛核电基地五个基地,做的都是新能源文章。
从交通领域看,“绿色”也将是关键词。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绿色出行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应用……
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进程的同时,山东还将积极主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做好“加法”——推动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增强和修复农田、湿地碳汇,同时充分发挥海洋大省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碳汇建设和增汇行动。
如今,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降温”势在必行,山东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陈晓婉 齐淮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李干杰在济南调研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稳定和谐的假期
- 李干杰在济南调研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稳定和谐的假期 4月3日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在济南调研节日期间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市场保供等工作情况,看望值班值守工作人员。 李干杰首先来到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听取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通过应急指挥系统进行视频调度,详细了解交通运输、船舶作业、景区景点、文化场馆等情况。…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安全生产、河湖长制工作等事项 4月1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李干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 李干杰在日照调研时强调 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
- 3月30日,省委书记李干杰深入日照市岚山区、五莲县,调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强调要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李干杰来到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听取企业总体情况介绍,了解企业疫情动态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深入ESP产线察看生产流程及制成品,希望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