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7月31日电 又是一年海蜇丰收季!连日来,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黄山码头,每天都是一片繁忙景象。出海捕捞的渔船满载而归,妇女们在船上手工分离新鲜海蜇,岸上加工后,周边渔家宴便端出一盘盘海蜇宴名菜,让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大饱口福。
据了解,根据海洋部门规定,7月下旬开始,渔民们出海捕捞海蜇。目前,黄山社区共有20艘渔船,每艘渔船出海一趟最多能捕捞海蜇4000余斤,每艘船一天出海2-3次,黄山社区一天可收获海蜇15万斤左右,整体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小幅提升。
蓝天白云之下,一艘艘渔船陆续靠岸,上百斤的大海蜇让渔民笑开了怀。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出海捕捞,好在没让我们失望,我们要抓住时机实现今年的大丰收!”一位渔民边分离着海蜇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黄山社区位于崂山东麓,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社区附近海域有一条海沟,是最适合海蜇繁衍、生长的聚集地。 黄山海蜇美食文化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从建村之初渔民们就靠海吃海,世代和海蜇“打交道”。从过去简易的手工抓捕到现在的网具捕捞,从过去单一的海蜇皮到现在的海蜇多样化深加工,已形成了宴会上的一套全席“黄山海蜇宴”。
据悉,渔民们从码头到捕捞区域,只需要15分钟,个个都是捕捞能手。捕捞海蜇的渔网,网口大小都在17-18公分之间,能够在休渔期有效避免小型海蜇、鱼等生物被误捕,不会影响其他海洋渔业资源,共同守护好海洋生态。
“海蜇各个部位必须要马上加工,还要焯熟了,否则会变质,口感也不好。加工后如果不是马上就吃,需要冷冻起来,可以储存一年。”在炉灶边焯海蜇爪子的林女士介绍道。
捕捞加工海蜇是黄山社区渔民世代传承的技艺,其中,手扒海蜇里子技艺是“区级非遗”。海蜇被加工后,一部分被渔家宴来收走,直接下锅做海蜇宴。一部分流入市场。由于黄山海蜇品牌叫响,每年供不应求。
该社区共有40余户渔民从事海蜇相关工作,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加上渔民的辛苦劳作,根据每年海蜇丰收季的具体情况,一户渔民收入最高可达到10万元,一家渔家宴可净增收20到30万元。
从码头到渔家宴,一个个近百斤的大海蜇经历从捕捞、分离、岸边加工、厨师制作、成菜上桌的过程。从上岸到上桌不到两小时,就在这短短的时间,成就了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产业链,也体现出这个渔村的特色美食文化。(孙林 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