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旱涝保收 山东力争2025年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2020年06月19日16:5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6月19日电(宋翠 实习生 付亚男)6月5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6月19日上午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王登启对其进行了解读。

王登启介绍说,《实施意见》共四部分,包括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管理机制、保障措施四大内容。

《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5982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65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力争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省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更加坚实。

针对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施意见》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建设,节水优先、旱涝保收,综合治理、确保质量,生态友好、良田粮用,明确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工作,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项目建设规模和重点区域方面,山东省明确要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率先建成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全省整县推进达到30个以上。

在建设内容上,《实施意见》明确突出综合治理,推进田、土、水、林、路、电、技、管综合配套,统筹新建和改造提升,到2025年全省改造提升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推动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等资源要素集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动实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符合计量条件,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田、生态渠、生态路等工程建设。

此外,根据《实施意见》对管理机制提出的要求,山东省突出建管并重,着力建立一体化规划、标准、建设、评价、监管、管护机制。首次明确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机制内容为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管护经费来源为财政补助、村集体公益金提取、村民“一事一议”、使用者付费和市场化运作等,推动工程建好、管好、用好,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深化,强化资金保障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王登启表示,为突出资金保障,山东省紧密结合当前省内工作实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新增产能、质量提升等收益作为债券偿还来源,鼓励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创新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金融贷款产品,构建符合山东省实际的分级负担、合理保障、多元筹集投入机制。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省,多年来,山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1年至2019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715.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548.5万亩,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