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带来不小挑战。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做好民生工作。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
保基本民生,要优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当前,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加大保障力度十分紧要。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国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比例达45.7%,这一困难群体贫困程度深、扶持难度大、返贫率高,须全面筑牢社会救助托底防线;城乡低收入人群、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部分困难群众,存在“因疫而困、因疫而难”的情况,须强化其基本生活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扩大低保保障范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用心用情用力兜住民生底线。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痛点就是工作重点。保基本民生,需发力重点民生领域,各地各部门聚焦百姓最关心、最烦心、最忧心的事,集中有限财力和资源投入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众高度关注的领域。围绕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大加快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同时,继续深化重点民生领域改革。社会转型期,许多民生问题已不是单靠增加财政投入就能解决,需同步加大制度层面改革,以改革消除妨碍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制度因素,破解民生新老难题。
破解民生热点难点,既是百姓受益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增长潜力的过程。保基本民生,要善于把改善民生转化为发展新“引擎”。个别地方在抓民生工作中,认为民生就是花钱,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新增长点蕴含在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保基本民生,工作要“实”。民生最讲实惠,最忌空谈。没有实干“兜底”,结果必定等于零。保民生工作量大、面广、头绪多,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履其责善其事,以一诺千金态度办好每件民生事,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踏踏实实将政策落地。保民生不仅需狠抓落实,更需善抓落实。坚持民意为重的评价导向,把民意贯穿到民生工作决策谋划、实施、见效全过程,更多让群众发言百姓评价,多做百姓用得着用得上的事,让工作落实精准性更高、针对性更强。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以万家疾苦为重,以人民利益为上,兜牢民生底线,多解民生之忧,我们就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民心聚民力。(娄和军)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