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生命禁区,他每天都把豪迈刻在高空;怀抱赤子之心,他每天都把深情洒向原野。
沿着高度等同于70层楼的高压线路杆塔一步一步爬上去,令人头皮发麻的嗡嗡的电晕声越来越刺耳;在进入电场的一瞬间,高压导线产生的电弧发出巨大声响;一把抓住高压线,迅速进入电场实现等电位....22年间,作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一名超特高压带电作业工人,王进就是在这样极其危险而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向着理想高度攀登,挺立在创新浪潮最前沿,成就了大国工匠梦。
工匠的心,是英雄的心。2008年夏,山东电网500千伏辛聊线有一处导线破损需及时处理。按照规定,断股超过25%须切断电源,重新压接导线,而切断电源检修会导致限电。最终,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带电处理导线破损问题。王进主动请缨,在高温中爬上铁塔。当时,铁塔表面温度已达60摄氏度。他进入电场后突感一阵眩晕,出现了中暑症状。他喊同事从地面递上去两瓶水,恢复体力后,又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完成了操作。下塔后,他的肌肉出现痉挛。工友们立刻上前扶住他,帮他把紧贴在身上的阻燃内衣拽了下来。此时,他已全身湿透。
3年后的2011年10月,王进迎来了自己的“成名之战”。当时,±660千伏银东线2012号塔导线线夹螺栓处开口销脱落,需立即开展带电作业。银东直流线路是世界首条±66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输送电力占当时山东电网负荷的近十分之一,相当于整个青岛市的用电负荷。当月17日,王进成功完成了这次带电作业。比起停电检修,这次带电作业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千瓦时,避免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工匠之心,亦即创新之心。2011年2月28日,±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运时,国内外均无可借鉴的带电作业标准及经验,各项指标均属技术空白。工程投运后,王进和同事们就着手研究带电作业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指标及措施最终确定。在当年10月成功进行带电作业的基础上,他们又编制完成了《±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他们研制的带电作业屏蔽服、电位转移棒、绝缘拉杆、等工器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研发成果在±660千伏银东线途经的五省、区得以推广应用。
2012 年,王进把一群极富想象力的工友聚在一起成立了“王进创新工作室”。借助省总搭建的创新平台及一系列全员创新激励政策,他们完成了太多的“首次”、否定了太多的“不可能”,涌现出冯新岩、李敏等一大批技术能手和青年工匠。2015年,他们的创新成果“±66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进作为第一完成人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并被评为全国劳模。2017 年,“王进创新工作室”团队完成了山东省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去年,他们构建一套输电智能运检新体系,开展了线路可视化智能巡视,实现了特高压全线无人机自主巡检。同年,王进当选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并作为一线工人代表登上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游行花车。
如今,在“王进创新工作室”带动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已建成800多个创新工作室。灿若星河的一个个创新工作室通过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科研攻关、技术比武等活动,发挥了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争当工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每次行走在高压线上,看到一幅幅山东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我总会不经意间感觉自己得到了升华。”王进仰着笑脸对记者说,“我和我们全体国网职工今后都会挺立在创新浪潮最前沿,用创新创造实现无愧于新时代的人生理想。” (李兴正)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