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道德高地,山东这样书写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篇章

2020年05月01日08:50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打造道德高地,山东这样书写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篇章

  一位位出自平凡的战“疫”英雄,恰是齐鲁儿女道德高度的最好标注

  书写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山东篇章

  ◆近年来全省共涌现出5位全国重大典型和“时代楷模”、17位全国道德模范、9位“最美奋斗者”

  ◆2019年,开展百姓宣讲1.6万余场,发动118万余人参与红色故事讲解大赛

  山东战“疫”英雄谱上,名单仍在延续。“请战”冲在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捐款捐物、助力复工复产……点点凡人微光,驱散了疫情期间的阴霾,引发共鸣,迸射出强大的道德力量。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位位出自平凡的战“疫”英雄,恰是齐鲁儿女道德高度的最好标注,是山东省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一次绽放。

  成事兴业,关键在人。当前,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的现实情况,我们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打造山东道德高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举旗帜,熔铸理想信念之“魂”

  “共产党员就是要让自己冲在最前面,冲在最危险的地方。”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德祥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作为医疗专家,他悉心治疗患者;作为党员,他带头冲在最危险的地方;作为父亲,他时刻牵挂着患糖尿病的儿子。

  这段故事,是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堂线上思政课的内容。如何引导青年人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是思政课一直以来所探索的。

  疫情发生以来,山东举全省之力,先后派出十二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基层干部群众无私奉献,守护万家灯火,密织防控网络,推动复工复产,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疫情期间,现实成了思政课最好的素材,凡人成了青年人眼中最亮的明星,战‘疫’案例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道德力量,成为青年人最好的理想信念滋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长学老师说。

  培育时代新人,首先要打牢信仰信念的思想理论根基。山东省不断深化理论宣传宣讲工作,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百姓宣讲活动、典型引领示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四大载体,强化思想引领,不断走深走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全省共涌现出5位全国重大典型和“时代楷模”、17位全国道德模范、9位“最美奋斗者”。2019年,开展百姓宣讲1.6万余场,发动118万余人参与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一大批以先进典型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和慕课、短视频、微电影推出,引导全社会学习英雄品格、弘扬奋斗精神。

  以文化人,涵养核心价值之“源”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带来什么启示?一个人再好,但在家庭中也要‘礼’来作为节限。就像竹子一样,虽上下相通,远看是一个整体,但始终节节有别。”

  “疫情期间,家人相处的时间多了,矛盾也多了,特别是跟孩子之间‘短兵相接’,影响了亲子关系。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话给了我们启发。”

  热烈的互动场景,出现在曲阜勇振好少年儒家研学基地的一节线上论语课堂。从亲子关系的角度说《论语》,切中当下问题,让家长和学生产生共鸣。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拥有独特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近年来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道德滋养,重点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民族歌剧《沂蒙山》等文化品牌,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产生活,真正落细落小落实。

  正向激励,有效治理

  查老赖,上“法信通”。在山东,登录“法信通·山东省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进行诚信查询,已成为公众习惯。全省涉民生、金融案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经法院审核后,都会在此公布。

  “诚信是干事创业的通行证。失信者,不仅没法在行业立足,难贷款甚至贷不出款,出境、买房、坐飞机高铁、住星级宾馆,处处都受限。”山东省诚信文化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说。

  山东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层阵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去年以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百姓点单、志愿接单、政府买单,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山东省制定发布了《新时代山东省公民道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在修订的省级文明创建管理办法计划年内出台,并推动各地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完善测评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正向激励作用。

  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重点用好征信体系、文明创建等抓手,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特别要发挥好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对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进行有力惩治,推动全省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赵琳)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