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苑 | 董芷林书画赏析之三:风雅随性,诸“家”少有

何祖明

2020年04月12日10:08  来源:东岳客
 
原标题:艺术苑 | 董芷林书画赏析之三:风雅随性,诸“家”少有

创作中的董芷林

 

芷林兄又办个展、 出画册,我很乐意为他写点文字。因他视我为能读懂他的朋友——读他的人、读他的文。

 

 

 

 

先说其人。他是位深为“文化”所化之人。十年前在一本画集里看到他一幅花卉和一幅山水,墨润笔精,风神可掬,直觉告诉我,此作者涵泳浸淫于书画艺术至深至化,趣味使然,辄思一见为快。不久邂逅之,通宵畅叙,意犹未尽,有恨相见之晚。初识芷林兄,除了欣赏他的作品,竟意外于他的学识和雅致,佩服他的狷介和睿智,非一般画友所能企及。我们不算过从甚密,见面无非谈论书画,评骘古今中外,年长日久渐渐成无所不言、言无不尽的诤友。我心目中的芷林具体了,丰满了。

 

 

 

 

作为画家的芷林兄是沉着的,沉着得可爱。他潜心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沉着缘于自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和严肃的文化思考。但他时时自谦远不足道,因为他深知从事中国书画艺术是要有深厚的功力来支撑的。他是达观的,达观得雍容,漠然利禄,远离功名,惟乐天知命地沉醉于问道的过程之中。他的达观来自自尊,一种源于明慧的悟性派生出的自由意识和甘于淡泊的安详态度。

 

再说芷林兄的文。他是王个簃的入室弟子、吴昌硕画派的再传人,出于对煌煌中国文化传统的敬意和卓卓门派风格的崇仰,他继承了先师前贤的诗书画印全面研习的学术宗旨,深谙严格意义的中国书画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外在视觉体现的书画,是作者内在涵养经由特殊技能的最后实现,在这一点上芷林兄是清醒的,他不屑跻身“家”的行列,“画家”并非是他自己刻意选择来定义自我身份的称谓,一如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芷林坚持文情并茂的文言诗文创作,严格韵律,妙于文辞,所作书画大多自撰诗文钤以自刊之印,趣韵互融,相得益彰。每旅憩胜地必有感悟应景之诗,逢友朋宴集屡有会心酬作之词。芷林兄文思敏捷,才情丰沛,随兴唱和。仅此一小技,恐怕是诸“家”行列里少有具此风雅资本的。

 

 

 

芷林兄的画深得吴派圭臬,但他有强烈的使命感,不甘附丽骥尾,蹈袭前人。坚实的文化底蕴和审慎思考,使他在长期的书画实践中渗透进自己的审美意趣和现代解读。诚然,芷林的花卉作品的范式形迹仍在吴派的框架之中,但若将他的作品与先师前贤的作品相对比照,可以明显看出:详玩汲取,尽领其致之后,他发挥了,张扬了,他更追求气息的灵动、意绪的萧散、逸致的疏朗、氛韵的蕴籍、情趣的典雅。激越的主体情绪,涌溢出汪洋恣肆、放浪形骸的风神。如果说他的花卉还有门派之痕,那他的山水作品则是他出新使命感醒悟的标志。那些陈腐的因袭与平庸的咀嚼在他的作品里了无痕迹。他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巧法则在他的画面里以重构的语言出现,文化内涵被赋予强烈个性色彩而更显浑融隽永。

 

至于芷林兄的书法,他在这个揭示了书法家精神品格和个性特征的领域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气和魄力。他有法度而不囿于矩矱,痛快而不流于狂悖,强调主观情感对笔墨的支配,奇妙生动的表现性结构、雄浑活跃的韵律性节奏得到诗意的展示,极富个性的是中国书画的笔墨线条在他的作品里高度的统一了。他各体兼善,尤精篆书,其专攻《石鼓》,把高古注入了新生,把朴穆融进了跌宕。芷林兄写出了自己的书法。他在形、神、力、气诸书法本体元素的把玩中,领悟“技进乎道”又超于“道”的人文本源。芷林兴来奏刀,古玺汉印、门派风习皆有求益。印面章法如画法,出刀同运笔,儒雅典正,自饶风味,和他的书画作品相映成趣。

 

 

 

 

顺便说说,芷林兄拳法招数也出于名门,诸如查拳、形意,内家、外家,都得心应手,功夫了得。芷林兄好操古琴,泠泠七弦,清声妙音,逸响雅韵,在他指间演绎出畅怀谕意的中国文人的思绪心曲。芷林亦酷爱摄影,足迹五洲四海,其摄影水准我不作评,在这所谓技术准入最低的行当里,人人稍稍学习便可操作高级相机,拍出不错的照片来。如有闲打开芷林的博客,可以看看他是怎样将一帧帧照片拍成一幅幅的作品。不必惊讶,他不仅拥有完善的摄影设备,更拥有诗性的情愫和纯美的注视。

(何祖明,美籍华人画家,与画家陈丹青是同学,好友。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