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地方策

山东:乘“云”而上,平度精准扶贫插上大数据“翅膀”

2020年04月02日14:42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青岛4月2日电 疫情期间,“云”火了。“云逛街”“云聚会”“云赏花”……各类“云”终端成为特殊时期中独特的一景。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创新探索高质高效扶贫信息化之路,玩转“云”扶贫。

“云平台”助辨“真贫”

“这个数据平台,帮扶对象的家庭位置、家庭状况、帮扶成果都在上面,实时更新。有啥最新政策、群众有啥诉求,一目了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出返贫风险,实现对项目的闭环管理。”3月31日,青岛平度市扶贫办工作人员王秀萍介绍道。

2019年10月,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度市探索“网格化”管理,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以分类帮扶为重点,以产业帮扶为措施,以扶贫项目为支撑,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强化大数据分析运用,打造了扶贫“云”——“平度市精准扶贫信息平台”APP。

“有了这个app,甭提多方便啦!”蓼兰镇的扶贫干部付万鑫边走访边拿起手机录入信息,在她眼里,扶贫APP是一个新事物,在这个平台上,辖区内贫困户的准确信息、具体的帮扶措施等,都清清楚楚,像是基层干部抓扶贫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云消费”破解疫情滞销困境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伴随着欢快的旋律,一批批新鲜的农特产品运往消费终端。

防疫严峻时期,正值草莓井喷的旺季。为减少种植户损失,扶贫干部变身“带货员”,借助“微信朋友圈”“快手”等短平快渠道,通过订单,帮24户贫困群众打通生鲜产品直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农创体’基本不受疫情影响。”这底气十足的声音,来自崔家集镇扶贫农创体理事长鞠邴锦。原来,早在2018年6月,该扶贫农创体就和京东达成合作协议,樱桃西红柿正式入驻京东平台,网销规模集中度更是进入全国前十名。疫情期间,农创体的樱桃西红柿陆续成熟,因品牌效应和当地消费能力,果农当日采摘的果实早早便被订单抢购。

四两拔千斤,溢出效应强。消费来“触电”,脱贫信心足。从2016年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建起的36个蔬菜大棚,到如今发展成占地4500亩的720个大棚园区。鞠邴锦的底气,来自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更来自对“云消费”的驾驭。“现在是盛果期,每天出果近3万吨,别的樱桃西红柿可能三四块钱一斤,我们这最低9块钱,借助电商,供不应求。”

不仅有千笔订单一线牵的网销,这里还有“广播+新媒体”的 “声对声”公益推介。与电视台积极沟通,通过主播推介、连线互动等推介农产品50余次,新媒体集中推介10多期,帮助农户销售马家沟芹菜、草莓、山药等优质农产品30多吨。

“云培训”赋能稳脱贫

“老师,这个芽是不是得病了?”“刚在群里发的是小麦种植的视频,大家看一下,有啥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沟通。”近日,一个个农技服务微信群信息不断。

原来,根据防疫需求,平度市推出线上惠农“田师傅”。通过建立服务微信群,组织130多名“三农”农技人才连同青农大、农科院专家等22人开设“线上田课堂”,网授麦田管理和水果、蔬菜生产技术。除线上“云培训”,还组织市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成立志愿服务队,主动出诊,蹲点指导。目前,全市已完成春播作物4.7万亩。

“培训很及时,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怎样给樱桃授粉,马上就用上了,比之前的效率高多了。”云山镇石柱洼村贫困户韩书德说。

决战决胜之年,如何稳固提升脱贫成效,增强贫困群众抗灾能力?脱贫路径的创新愈发重要。“云”端一头连着数据,一头连着民生,有了它的助力,这里的风景更精彩。(孙林 孙京信 王菡)

(责编:邢曼华、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