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号炮制假消息背后有何经济利益

2020年03月23日08:55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营销号炮制假消息背后有何经济利益

“X国疫情已经失控了,我从X国医院的朋友那里打听到……”“疫情之下的X国:店铺关门歇业,华人有家难回,X国华商太难了”……

最近,以这两个句式,换上不同国名的“世界失控了”“华商太难了”系列网文震惊朋友圈。经调查,这些假消息的炮制者是一些营销号,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量以及“涨粉”。相关涉嫌批量复制、蓄意炒作造假的违规公众账号已被封禁,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

疫情发生以来,不断有营销号打擦边球蹭热点、引流量,饱受舆论诟病,不堪其扰的公众多有无奈。此次,“世界失控了”“华商太难了”系列网文用统一模板,造谣都造得这么不上心,刷新了营销号的下线,终于触犯了众怒。舆论一顿口诛笔伐之后,不禁要问:炮制这些假消息,营销号哪来的勇气?

营销号铤而走险的冲动来自对于利益的追逐。在互联网平台上注册账号,收集内容然后加工推送出去,引得流量,就能变现。有媒体曝出,权重高的账号,1万阅读量有80元的收入,还有粉丝广告收入,很多人都是注册多个账号来做。此外,这些营销号还可以通过“软广植入”“贴片广告”“返佣商品推广”等方式变现。

营销号的大量存在、肆意妄为,平台也难辞其咎。互联网平台在推出公众号功能之初,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提升活跃度和流量,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有些还推出流量补贴计划,激励内容创作者进入,许多营销号跟着混了进来。

而互联网平台对营销号的整治不力,也助长了营销号的“嚣张气焰”。这其中既有营销号不断利用规则躲避监管的原因,也有平台整治决心不够的原因。毕竟都是做流量生意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对于炮制“世界失控了”的营销号,舆论质疑:如此低劣手段,明眼人轻易就可识别,平台岂会没察觉?3家资质可疑的小公司就可轻易拥有、运营100多个违规账号,是谁在给他们大行方便?

营销号炮制的内容往往会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也有的通过制造焦虑来引人关注。总之,有人阅读才会有流量,有人为流量买单才能变现。这些人无形中成了营销号的“助威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营销号大量存在,为了流量,不惜抄袭、洗稿,甚至造谣,实际是流量至上的观念在作祟。而这种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诸多方面。

在内容行业,一些优质作品淹没在垃圾文章中。在影视行业,流量明星的收入和人气,远超很多实力派。对于流量的过分追逐,又衍生出流量造假的畸形产业链。这些渗透、变化,正在改变着一些人的价值观。

人们一边骂流量至上,一边又被其裹挟。从某种程度上说,流量至上已经形成了对社会的“绑架”,这正是营销号造谣最大的勇气来源。根治营销号乱象,就不能唯流量至上。

当然,应该承认流量作为数据标尺的价值,但是多元化的社会,流量不应该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各方在打击流量至上的同时,也急需寻找到更好的标尺。而只有这些标尺客观、公正,才可能为社会“松绑”。

(责编:翟晨曦、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