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在这座遍布英雄的城市,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2020年03月09日19:42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时间:2020年3月5日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记录者: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尹艺睿

护目镜下是一副美丽的面庞

来武汉已经25天了。

从在新闻上看到84岁钟南山院士挂帅赴武汉的感动,到写下自己的请战书;从元宵节午夜接到驰援电话,到六小时后援助湖北医疗队集结完毕;从来到陌生的武汉,到快速适应一线隔离病房工作……自始至终,我都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有的职责和担当。

我从来不认为我们有多伟大,只是觉得我所学的专业被疫区需要,就该义无反顾地前来支援。正如战士保家卫国、警察除奸惩恶、教师教书育人,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职责使命,作为医护人员对抗疫情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来到武汉这些天,我感受到了太多的爱和温暖。小到只送不卖的咖啡,大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保障;志愿者司机每天护送我们上下班,不论多早多晚都随叫随到;汽修师傅以志愿者身份做我们病区的保洁,每天和我们一样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一个人默默地来,悄悄地走......他们默默无闻地在背后为我们战疫工作无私付出,他们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援武汉,他们都是最美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

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个世界上可爱的人太多了,除了支援武汉各行各业的同胞,其实我们的新冠肺炎患者们也很可爱。

今天13床的一位老爷爷出院,我因为夜班没有亲自送他,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老人87岁,是我们重症病区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成了我们的重点护理对象。隔离病房没有陪护,所以除了常规的护理及治疗以外,我们还要承担起他的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生活护理。

爷爷是武汉本地人,不会讲普通话,第一次和他交流时,我是崩溃的,因为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他耳朵背也听不到我在讲什么,我们俩全靠比划和猜。

不过几天下来,我已经能听懂爷爷很多“指令”了,比如:我要小便、摇起来点、放平一点、我要坐起来、我要喝水……爷爷有时也像小孩子一样闹脾气,记得我进隔离病房的第二个班,爷爷不吃饭,我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说:“我要吃稀饭,不要吃干饭!”爷爷重复了好几遍,看我还是听不懂,索性一扭头闭上眼睛不理我了。

瞬间我好像意会爷爷的意思了,我把干饭倒上水,用微波炉热成稀饭端给他,他开心的笑了,清晰的说了一句让我一遍就听懂的话:“谢谢你!”从那之后我们给爷爷订的都是少渣半流质饮食了。

虽然我们至少每小时去巡视一次病房,但爷爷还是固执的24小时都握着床头呼叫器,任谁劝都不松手,因为他知道有任何需求时,只要摁一下呼叫器就会有护士过来帮助他。

有一次他要小便,我把呼叫器从他手里接过来放在他枕边,以为他可以随手摸到,我去卫生间倒掉小便后就去忙别的事情了。没过一会,爷爷隔壁病床的年轻小伙子便按了14床的呼叫器,我到床前,他告诉我,爷爷离不开呼叫器,因为摸不到呼叫器一直在喊叫。我听了以后泪湿了双眼,赶紧把呼叫器递到了爷爷的手里,他看了我一眼,满意的点点头,与其说爷爷离不开呼叫器,不如说他离不开我们的团队,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今天爷爷出院了,我心里空落落的,虽然没亲自送他有些遗憾,但是更为他的康复出院由衷的高兴,我们病区还收到了爷爷和他的家属送的锦旗和感谢信,大家觉得特别暖心,特别感动。

今天病区共出院了6名患者,而且最近出院患者越来越多,我们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细心照料换来患者由衷的点赞

在这座遍布英雄的城市,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这里的每一种爱,都刻进了武汉的心脏。我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借用爸爸妈妈信中的话:春雷动,万物生,桃始华,战“疫”胜!

我们一起期待战疫的胜利,期待武汉的痊愈,期待所有人的健康平安!(整理:孙林) 

【专题聚焦】战“疫”日记——“我们一定能赢!”

(责编:刘颖婕、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