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我们一直在行动

2020年01月26日09:43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我们一直在行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激活党性教育 发展红色旅游

  以文化人,我们一直在行动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山东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红色资源丰富。牢记总书记嘱托,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牢牢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红色精神财富在齐鲁大地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讲堂、在农村,文化工作者讲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好故事,燃起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之火。新的一年,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期盼。

  润物无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心

  “孔子提出了‘礼乐之治’,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认为‘夫义,路也;礼,门也’……”在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一楼“礼门义路”体验区,孔子研究院收藏展览科科长唐亚伟正在向参观者讲解“礼门义路”的内涵。

  来自济宁的初一学生胡轩畅听了若有所思,从“礼门义路”“洙泗之上”到“传礼继世”“器以载道”,再到“游艺今古”等几个体验区一路下来,他对孔子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告诉我们,对人要礼貌、友爱,对老人要孝敬。”

  通过现场体验、讲解,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走进人心,是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设立的初衷。唐亚伟已从事讲解工作15年。为了适应这一工作,她反复研读《论语》《孔子家语》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目,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素养。

  “许多学员现场体验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传统文化。有的学员一边听一边记,有的回去后还专门带着家人、朋友来体验。”唐亚伟介绍。

  去年6月,基地接待了一个来自美国的文化交流参访团,其中一名青年听了“仁”字的介绍后,在“游艺今古”体验区一定要自己刻一个带“仁”字的印章带回美国去。他认为,“仁者爱人”思想太好了,“说到我心里去了”!

  “作为一名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的任务可以用曾子的话形容——任重而道远。”唐亚伟说,“能够让更多的人感悟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自豪满满,也收获了自信、充实和干劲。”

  常讲常新,做合格“历史敲钟人”

  年关将近,刘公岛上的游客明显减少,忙碌了一年的讲解员们迎来了难得的调整休息期。对于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管理办公室讲解员李翠翠来说,这是一段最佳的学习充电期。

  2019年,刘公岛教学区把教育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实施了东泓炮台展馆、历史选择展馆建设改造工程,开展了定远舰水下考古,整理出版《刘公岛文库》,精心包装“坐马扎听故事”“百年建筑”等微信专栏,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随着接待任务不断加重,刘公岛教学区越来越重视教学讲解队伍建设。

  岛上近1000场讲解,岛外全省各地的30多场甲午史讲座,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讲解员做了5期培训,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进修……对李翠翠来说,2019年是分外忙碌的一年。“讲解的生命力在于常讲常新。”李翠翠说,“抓住每一个机会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挤出一点一滴的时间多读些书,才能因人施讲。”

  不久前,海军某部官兵来到刘公岛举行“铭记甲午国耻,矢志强军兴军”主题实践活动,李翠翠担任讲解员。考虑到官兵们对甲午战争的历史比较了解了,她决定从甲午将士们的家国情怀入手,着重讲一讲他们的“家事”。李翠翠详细讲解了北洋海军战士陈京莹写给父亲的两封家书,讲到了邓世昌忠孝难两全、父亲去世后不能奔丧的故事。讲到这里,李翠翠发现好多战士们眼里含着泪花,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在随后的交流中,她得知,一位战士就因为执行护航任务,也没赶得上参加父亲的葬礼。

  “我们讲解团队先后参加了全省、全国的红色讲解员大赛,都拿到了金牌讲解员的成绩,有3名同事荣获‘全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谈起这些成绩,李翠翠如数家珍,“2020年,我跟我的同事们要继续努力,争当合格的‘历史敲钟人’,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每个人的心中高高飘扬。”

  整合资源,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

  春节将至,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红色纪念馆前的村道上停满了汽车,这些汽车只有一部分属于回家过年的朱村人,还有一些来自曹庄镇的流动党员。

  “镇上的流动党员有100多人,只有过年才能聚齐,所以今年镇上就组织大家来我们村的红色纪念馆,集体接受红色教育。”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说。

  朱村“老支前”王克昌的住所就在红色纪念馆斜对过,门框两侧早已贴上春联,屋里年货也早就置备齐全。

  朱村是著名的红色村庄,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枪声就是命令”等感人的故事。2013年,总书记来到朱村,看望了“老支前”王克昌。后来,朱村建起这座红色纪念馆,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人络绎不绝,每年都要接待几万人次。

  “各地的同志们参观完纪念馆,总喜欢来找我聊聊天,让我讲讲当年支前的故事。”王克昌说,“今年,俺们朱村要有大发展,建一个更好的红色教育基地。”

  王济钦告诉记者,包括王克昌老人这间住所在内,朱村部分村居将进行拆迁,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多处综合性展馆,目前相关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朱村的红色文化催人奋进,朱村将整合各类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这些综合性展馆就是朱村红色旅游区的雏形。”王济钦说。(孙先凯)

(责编:刘颖婕、胡洪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