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
山東電網建成第60座500千伏變電站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5月16日,隨著羅峰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一次送電成功,標志著山東省第60座500千伏變電站建成。
羅峰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山東省政府重點項目,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重要供電配套工程,也是煙台市第一座500千伏智能變電站。工程新建100萬千伏安主變壓器2組,500千伏出線3回,220千伏出線8回,新建輸電線路13.4公裡,鐵塔35基。工程建成投運后,將進一步加強山東電網骨干結構,對優化區域網架結構、服務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今年山東電網迎峰度夏提供可靠保障,奠定堅實電力保供基礎。
回望山東超高壓電網發展建設史,從首座50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歷經四十年,山東電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無到有 升級擴容
如果把輸送電能的線路比喻成高速公路,電壓等級越高,電能輸送的效率就越好,“高速公路”就越寬闊,行車效率就越高。
20世紀80年代,山東省電源建設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富集的魯西南地區,而用電負荷中心在魯中及魯東地區。長距離電力輸送的需求擺在眼前,以220千伏為主的電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升壓擴容勢在必行。1986年11月,山東省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濰坊500千伏變電建成投運,山東電網進入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期,在山東電網建設史上實現了升級大跨越。
2000年9月,500千伏臨沂—日照—青島—濰坊輸變電工程投產運行,標志著山東500千伏大環網主網架形成。2005年3月,連接500千伏河北辛安變電站和500千伏山東聊城變電站的辛聊雙線的成功投運,標志著山東電網與華北電網正式聯網,山東結束獨立省網的時代,融入全國電網。2009年6月,東營油城500千伏變電站的建成投運,標志著山東電網實現了所有地市500千伏變電站全覆蓋。自1984年首座50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到第30座建成用了近30年時間,而第31到60座則隻用了10年時間,超高壓變電站建設進入了非凡“快車道”。
2014年,山東電網更是由超高壓邁向了特高壓時代,相繼建成“五交三直一環網”的國內最大的省域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接納外電能力達到3100萬千瓦以上。2022年迎峰度夏期間,山東接納省外來電最大送入峰值達2938萬千瓦,為山東電網全網用電負荷平穩邁入“億千瓦”時代提供了堅強保証。
2023年開工建設的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項目——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將形成多回特高壓跨區輸電通道,互為供電保障的外電入魯新格局,特高壓輸送而來的遠方清潔電,正是通過遍布全省的500千伏主網架轉送至各個地市,為全省經濟高速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電動能。
精益管理 效率提升
山東電網超高壓變電站的建設不僅僅是數量與容量的飛躍,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建設管理愈加精益,施工技術不斷進步。500千伏變電站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由傳統的分散式、粗放式向精益化、集約化、規范化、智慧化模式轉變,施工方式也由傳統的“肩扛手抬”向標准化、機械化、綠色化、智能化轉變。
濰坊站建設之初是全敞開式戶外變電站,斷路器、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等設備佔地面積大,整個變電站佔地208.5畝。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500千伏變電站越來越小型化,2004年建成的萊陽500千伏變電站採用了佔地面積小、可靠性高、安全性強等優點的全封閉組合電器(GIS),全站佔地面積僅有45畝,不到濰坊站的四分之一。
在設備選用方面,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大跨步前進,500千伏變電站的國產化越來越高。濰坊站在建設時,採用了美國、加拿大、日本等7個國家的進口設備。1999年建成的沂蒙500千伏變電站,在主設備選擇上開啟了國產化之路,而今建成的羅峰變電站成套設備實現全部國產化,成為實打實的“中國造”超高壓變電站,這也是中國制造從“大”向“強”邁進,在電力建設領域的一個縮影。
不僅僅是設備升級,建設效率更是大幅提高。在濰坊站建設時,山東電力建設者無經驗可循,施工時幾乎無機械可用,全部依靠人力施工,採用“大兵團作戰”的模式,作業人員採用24小時“四班倒”的工作方式。土建階段投入超過300名施工人員,基礎挖掘主要依靠鎬、鏟等人工工具,每人每天挖掘土方平均僅有6立方米。而如今羅峰站在建設時已經實現了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每台挖掘機每天可挖掘土方1500立方米,僅需70名施工人員即可完成全部作業。濰坊站在1986年投運第1組主變后,時隔11年后才於1998年建成投運2號主變。相比較而言,羅峰站在建設初期,將2號主變的擴建工程同步建設,一次性投產2組主變,建設效率有了質的變化。
智慧綠色 引領未來
羅峰站建設過程中,研發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智慧養護裝置,攻克了傳統混凝土澆筑養護施工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的難題,在基建行業內首創了“現場構建標准化養護環境”的工程建設新方案,實現“智慧養護”技術的新跨越,混凝土養護工期縮短40%,同時顯著提升了基礎實體質量,這也是500千伏變電站建設向智慧化轉型的重要舉措。
正在建設的島城500千伏變電站,是融合型超高壓變電站的典范。島城站是在位於青島主城區的原220千伏青島黃埠站的基礎上進行升壓改造。為踐行綠色建造理念,打造全省首個城市融合變電站,島城站將是山東電網首個全戶內500千伏變電站,所有設備“收納”至一座500千伏配電裝置樓內,將“設備和線路”全部“隱形”。在充分結合工業建筑功能訴求基礎上,尋求青島歷史文化與現代都市感的交流與對話,打造現代簡約、城市融合的優質建筑工程。同時,國網山東電力建管的500千伏牟平站、黃河站、1000千伏濟南站和棗庄站分別榮獲中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山東電網超、特高壓工程建設水平達到新高度。
目前,國網山東電力已建成8座數字特高壓站、換流站,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一鍵順控覆蓋率達到70%,年內將實現35千伏及以上線路無人機自主巡檢全覆蓋,電網巡檢自動化水平大幅提高,有效提升了山東電網精益運維和供電保障能力。
以鳶都為起點,從沂蒙山區到渤黃海之濱,從泰山腳下到黃河之畔,40年間60座500千伏變電站在齊魯大地逐個拔地而起。如今,山東電網已投運的60座500千伏變電站變電容量達11700萬千伏安,500千伏線路182回,共計長度11683公裡。今天的山東電網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環網”的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全力服務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和經濟社會發展用電。
多措並舉 迎峰度夏
針對2023年山東電網迎峰度夏,國網山東電力多措並舉,全力備戰夏季高溫用電。一方面加速推進濟南西南部電網加強工程、島城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16項重點工程建設,部署特高壓設備在線監測裝置安裝、500千伏主變低壓絕緣化治理等工作,全面開展設備缺陷排查消除,提升電網主設備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全面開展電力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對特高壓站、換流站重點設備實施部件級檢測,高質量穩步推進變電、直流、輸電、配電等6類1804項電網設備重點隱患治理進度,以最佳設備狀態迎接迎峰度夏。同時,大力開展外電入魯、大型發電廠出線等重要輸電通道風險評估,針對各類、各級風險,制定治理措施,開展山火、異物風險隱患專項治理,確保輸電通道安全運行。加強帶電檢測、無人機巡視、可視化監拍技術應用,確保重點設備運行狀態實時掌控。
在城市配電網方面,全面提升運行水平,試點建成了17家縣公司供電指揮中心,開展中、低壓發電作業能力提升培訓與應急演練,提升“轉供+帶電+發電”協同作業能力,強化“網格化”搶修駐點運維能力。加快推進新一代應急指揮系統、智慧電力氣象系統建設應用,全力支撐突發情況下災情研判、協調指揮、資源調配和應急處置工作,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打贏2023年迎峰度夏保供電攻堅戰。(徐可 程劍 劉漢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舉行
- 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舉行 懷進鵬講話 林武致辭 5月14日,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在濰坊市舉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講話並宣布活動周啟動、技能大賽開幕,省委書記林武致辭。…
- 山東省主題教育讀書班舉行第二專題學習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 山東省主題教育讀書班舉行第二專題學習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林武胡澤君周乃翔葛慧君李萌陸治原出席 5月8日至10日,山東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讀書班(第二專題)在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舉辦。這次學習突出“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這一主題,其間,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了集體學習﹔省委書記林武就“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講了專題黨課﹔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碩受邀山東干部講堂,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為全體學員作了系統深入的輔導。…
- 林武在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為黨員干部作專題黨課
- 林武在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為黨員干部作專題黨課 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 胡澤君周乃翔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為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根據主題教育工作安排,5月8日下午,省委書記林武在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為黨員干部作專題黨課。中央第九指導組組長胡澤君出席,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