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糧倉”的提質、擴容、增效之路——
山東加速打造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

人民網濟南5月8日電 (逄鑫珊)為加速全國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復在山東建設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鹽鹼地國創中心)。 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介紹了該中心的相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梁愷龍表示,我國是全球第三大鹽鹼地分布國家,擁有各類可利用鹽鹼地資源約5.5億畝,鹽鹼地分布廣、面積大、類型多樣,開發潛力巨大,是我國耕地“提質、擴容、增效”的重要來源,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
鹽鹼地國創中心旨在打造鹽鹼地技術創新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系統性突破鹽鹼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模式,為我國乃至全球鹽鹼地生態保護和高效利用探索新路徑、提供新技術、建立新樣板。中心獲批建設,是山東省高能級科創平台新的突破,奠定了山東在全國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領域的戰略領先地位。
在談到鹽鹼地國創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設布局時,梁愷龍稱,中心以鹽鹼地綜合利用核心共性關鍵技術和前沿引領性技術攻關為核心使命,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實現“三個轉變”,即:由治理鹽鹼地向適應鹽鹼地轉變,由化學農業向生物農業轉變,由傳統農業向智慧化現代農業轉變,努力探索鹽鹼地生態保護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與戰略研究高地、創新創業人才引培基地、機制創新試驗場、鹽鹼地綜合利用產業新技術策源地和國際合作交流中心,為我國鹽鹼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提供源頭技術供給,為構建鹽鹼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針對適生作物品種少、鹽鹼耕地質量低、生產效率不高、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中心將聚焦鹽鹼地生物育種、鹽鹼地產能提升和鹽鹼地生態化利用三大關鍵領域,設立耐鹽鹼作物種質資源收集與鑒定評價、鹽鹼地適生作物種質資源創制與高效育種、鹽鹼地土壤改良與快速培肥、鹽鹼地水肥鹽協同調控、鹽鹼地綠色低碳與生態強化、標准化高效智慧種養、鹽鹼地特色農產品功能化開發等七大重點研究方向。
針對全國鹽鹼地類型多樣和資源稟賦差異大等特點,按照鹽鹼地類型及地域分布情況,構建“1+3+16”的空間布局。“1”,就是在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建立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總部,負責核心研發、系統集成、綜合協調和創新服務等工作。“3”,就是按照不同類型鹽鹼地區,設立東北蘇打鹽鹼地、西北干旱半干旱鹽鹼地、華北插花鹽鹼地3個分中心,開展區域性應用研發、模式打造和專業化服務工作。“16”,就是在大慶、銀川、巴彥淖爾、石河子、德州、東營、鹽城、喀什等地布局建設16個技術集成應用綜合試驗站,以我國典型鹽鹼區為主要監測對象,重點開展鹽鹼地土壤、植被、地下水和氣候等長期定位觀測與區域特色農業技術創新研發,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格局,為鹽鹼地治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梁愷龍表示,鹽鹼地國創中心建設發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23年—2025年。中心總部和各分中心、試驗站全面啟動運行。突破一批鹽鹼地生物育種關鍵核心問題,培育耐鹽3‰∼6‰的糧油、飼草、特種經濟作物新品種(系)80個以上,構建耐鹽鹼生物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系,耐鹽鹼作物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3000萬畝,實現我國鹽鹼地主要農作物的品種更新換代。突破鹽鹼地土壤改良與快速培肥、多水源高效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帶動1300萬畝鹽鹼耕地質量普遍提升1∼2個等級,單位面積綜合產能提高25%以上。構建“生物育種—綠色投入品—標准化智慧化種養—生態化利用”的鹽鹼地生態化高值化全產業鏈條,培育鹽鹼地高效生態智慧農業新模式,建設鹽鹼地特色功能性產品等產業孵化基地。
第二階段是2026年—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創新中心,中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以本地化團隊為主,引進和合作團隊為輔的人才團隊,形成高層次創新人才、技能型人才、高素質農民和企業家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制約鹽鹼地保護和利用的關鍵核心技術基本得到解決,孵化出一批科技型企業,在典型鹽鹼區形成多種相對穩定的鹽鹼地綜合生態高效利用模式,帶動我國鹽鹼地規模化分類利用和鹽鹼地產能提升。
第三階段是2031年以后。中心的平台體系更加健全,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更加完善,鹽鹼地相關的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源高度集聚,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渠道更加暢通,創新驅動發展作用日益凸顯,自我發展能力大大提高。在我國不同鹽鹼類型區基本形成穩定且可持續的鹽鹼地綜合生態高效利用模式,鹽鹼地后備耕地資源的作用得到科學合理發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灣長制、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等事項 5月5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回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舉行
- 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舉行 林武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出席 “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4月27日上午,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山東會堂舉行。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廣泛凝聚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正能量。…
- 林武在濟寧接待群眾來訪時強調 扎實做好信訪工作 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 4月25日下午,省委書記林武來到濟寧市高新區“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接待來訪群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做好信訪工作,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問題,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 林武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 林武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建言獻策 為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葛慧君參加 4月24日上午,省委書記林武來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走訪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山東省委常委會到濟寧臨沂實地接受黨性教育
- 省委常委會到濟寧臨沂實地接受黨性教育 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4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同志走進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沂蒙紅嫂紀念館、沂蒙革命紀念館,涵養優秀傳統文化,接受革命歷史教育,錘煉黨性、補鈣加油,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中央第九指導組組長胡澤君和省領導林武、周乃翔、葛慧君、陸治原、楊東奇、夏紅民、白玉剛、王宇燕、劉強、曾贊榮、李猛、張海波一行,首先來到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現場教學基地——孔子研究院,詳細了解孔子生平,了解儒家思想發展脈絡及其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用心感悟厚重的文化底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涵養干部為政之德,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