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文化教育

桓台縣:讓文明校園撬動城市文明

2023年05月04日16:32 |
小字號

“酒,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歷來被文人墨客所吟誦,中國的酒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近日,在研學基地山東黃河龍集團講解員的帶領下,桓台縣城南學校的學生們依次參觀了地下酒窖、釀酒車間、集團文化館,對酒的生產工藝、操作流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體會了家鄉企業的發展活力。隨后,同學們又轉戰潤邦農業基地,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農業實地參觀之旅。觀賞花卉,動手種植,學習生態農業知識,感受自然和科學的完美融合。

“把課堂搬到基地,是我們豐富學生思想道德實踐的方式之一,也是文明校園創建的內容之一。”桓台縣城南學校教師崔琦這樣說。

近年來,桓台縣堅持以全環境立德樹人為風向標,對照“六個好”創建標准,抓實思想道德實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網絡教育五個領域,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截至目前,全縣文明校園創建率達100%,助推全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新成效。

把牢“主方向”,讓文明創建“實”起來

“請問,如果學校有需求,可以邀請縣內相關的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進校宣講嗎?”在2023年全縣文明校園創建經驗交流會上,來自淄博建筑工程學校的教師周杰對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提出疑問。“隻要大家有需求,可以直接聯系我們。我們會協調相關部門,送服務到校園。”桓台縣委宣傳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科科長孟杰回答到。

為做好文明校園創建的開好局、起好步,桓台縣文明辦聯合縣教體局召開座談交流會,現場解讀《測評細則》並對各項活動的組織開展、宣傳報道等作專題培訓,明確測評指標、測評內容、測評標准,現場答疑釋惑,凝聚文明校園創建力量。

桓台縣第二小學“我和國旗合個影”教育實踐活動

桓台縣各學校以《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為文明創建總綱領,以《淄博市中小學文明校園測評細則》為具體標准,以創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為重點,將文明創建落地為文明實踐,全方位、全環境立德樹人。各學校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鞏固意識形態陣地,深入開展“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嚴格依法依規辦學,實施校務公開,採取線上+線下的多元立體家校溝通機制,奏響學校發展新樂章。實施“五化三同步”的管理模式,深入開展“黨員先鋒崗”履崗踐諾活動,為學校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氛圍。定期開展主題活動,3月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5月社會勞動實踐月、6月“童心向黨”教育活動……月月有主題,個個有精彩。

奏響“最強音”,讓理想信念“強”起來

“雷鋒,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要像雷鋒那樣,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抵制不良生活習慣,發揚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小雷鋒!”在3月初的升國旗儀式上,桓台縣第二小學少先隊員代表向全體學生發出號召,上好“國旗下的思政課”。

“思政課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是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目標。”桓台縣教育工委副書記陳晉娟在談到思政教育時這樣表示。

桓台縣堅持德育為先,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思政課”,將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文明校園創建。在淄博市委改革辦公開發布的淄博市“有解思維”暨“共同富裕”案例名單中,桓台縣教育和體育局改革案例“創新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從132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教育領域典型案例。

桓台縣第四小學傳統文化課——體驗呂劇

強化思政課“主陣地”,上好“鑄魂育人”第一課。桓台縣抓好開學前關鍵節點,用好“入學升學禮”活教材,通過為孩子們舉辦豐富多彩的入學升學禮,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2年,全縣共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入學升學禮170余場,服務未成年人7900余人。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確定“理論+實踐”的教學主題,打造馬踏湖濕地公園、王漁洋紀念館、桓台烈士陵園、東岳氫能材料有限公司等20個實踐教學基地。成立桓台縣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並啟動“百人千場”宣講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項宣講活動460余場。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根據學生年齡和知識特征,開設“經典誦讀課”,例如桓台縣實驗小學開設“1+1”傳統文化課程。其中,自創自導自演的情景劇“節氣爭春”獲得山東省第九屆“國學小名士”情景劇創作表演大賽三等獎。

桓台一中附屬學校運動會節目展演

暢通“主動脈”,讓創建隊伍“活”起來

文明校園創建,教師、學生、家長均是關鍵因素,缺一不可。教師是文明校園創建的“標杆”,是文明的傳承者,是學生的榜樣和楷模。桓台縣大力加強“品德鑄魂”師德師風建設,夯實文明創建基礎。2022年,全縣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師德師風突出問題專項整頓行動。圍繞31項家長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的師德師風突出現象,召開專題會議4次,專題調研27次,測評干部300余人,通過師生關系中的“師德”讓學生學會“施德”。搭建三步舞台,成就各級名師。全國大舞台,更新教育理念,重建課堂觀﹔區域小舞台,集團內“同課異構”,打造發展共同體﹔學校精舞台,青藍工程傳幫帶,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建立對特殊學生群體關愛制度,對特殊群體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心理輔導和生活幫扶,確保文明創建“一個都不能少”。

學生是文明校園創建的中心樞紐、關鍵所在。發動學生、依靠學生,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採取學生自薦、互薦,老師、家長和社會推薦等方式,2023年,評選出15名桓台縣“新時代好少年”,宣傳先進事跡,不斷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各學校依托文明實踐站開展入學禮、成人禮、入團禮等十余項教育實踐活動,打造厚植傳統、文明向上的特色校園文化﹔全面推行“基本服務+拓展服務+延時服務”課后服務模式。創新開設藝體科勞等融合教育、思維能力拓展、自主閱讀培育等58個成長性項目,受益中小學生34564名。

家長作為文明校園創建的校外陣地,“后備軍”力量不容忽視。桓台縣注重激發家長參與家校共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致力打造“校外育人課堂”。11人入選淄博市第二批家庭教育講師團,20人入選淄博市第二批家庭教育志願者服務隊,每年集中開展全員家訪、校園開放日、家長會等活動,聽取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招募“五老志願者”構建社會共育機制,助力廣大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文明校園創建不是單一維度、獨立存在的。它是在創建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不可或缺甚至首當其沖的一個重要環節。桓台縣通過文明校園創建,帶動文明家庭、文明社區,直至文明城市創建。讓清新明朗的校園文明,帶動桓台縣“正能量”的社會文明。

來源:山東文明網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舉行
  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舉行 林武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出席 “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4月27日上午,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山東會堂舉行。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廣泛凝聚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正能量。…
林武在濟寧接待群眾來訪時強調 扎實做好信訪工作 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4月25日下午,省委書記林武來到濟寧市高新區“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接待來訪群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做好信訪工作,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問題,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林武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林武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建言獻策 為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葛慧君參加 4月24日上午,省委書記林武來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走訪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山東省委常委會到濟寧臨沂實地接受黨性教育
  省委常委會到濟寧臨沂實地接受黨性教育 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4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同志走進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沂蒙紅嫂紀念館、沂蒙革命紀念館,涵養優秀傳統文化,接受革命歷史教育,錘煉黨性、補鈣加油,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中央第九指導組組長胡澤君和省領導林武、周乃翔、葛慧君、陸治原、楊東奇、夏紅民、白玉剛、王宇燕、劉強、曾贊榮、李猛、張海波一行,首先來到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現場教學基地——孔子研究院,詳細了解孔子生平,了解儒家思想發展脈絡及其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用心感悟厚重的文化底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涵養干部為政之德,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研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等事項 4月21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一季度經濟形勢,部署下步經濟工作,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