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山東:守護文明根脈,讓千年文物“活起來”

顧玉雪
2022年09月14日14:31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齊風魯韻,歷史悠久,博大精深。22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5萬處不可移動文物登錄國家數據庫,286萬余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558萬余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968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近年來,山東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新途徑,推動文物保護利用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持續擦亮“海岱考古”品牌,讓千年文物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守護文物“家底”,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橫亙於齊魯大地,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余年的齊長城遺址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余裡,共翻越1518座山峰,把黃河、泰山、大海連在一起,形成一條重要的文化景觀帶。

作為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齊長城具有重要的文物保護價值。今年3月,山東首批確定齊長城公益性巡查崗位860個,成為全國首個一次性將長城保護員全部納入公益性崗位管理的省份。

同時,從實施“紅黃綠段”保護管理、開展衛星遙感圖斑監測到建設省市縣三級監管平台,人防、技防、物防能力顯著提升,齊長城遺址保護全面加強。

這是山東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山東相繼組織開展了文物安全狀況大排查行動、文物法人違法案件三年專項整治行動、文物安全百日攻堅集中行動﹔多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打擊文物犯罪、整頓文物流通市場、排查整治火災隱患、整治文物法人違法案件,“文物安全天網工程”全面實施。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介紹,山東完成可移動文物、黃河文物、涉水遺產、石窟寺等資源調查,文物家底不斷充實。儒家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一位,鹽業遺址、古港口碼頭、近現代海防設施及歷史建筑分布密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達183處,石刻類不可移動文物2400余處。

山東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遺大省,非遺資源十分豐富。據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統計,全省共普查各類非遺線索120多萬條,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目前,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海上絲綢之路”、青島老城區申遺工作扎實開展,一大批優秀珍貴的非遺項目在齊魯大地得到保護傳承。

積極對接黃河國家戰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重大戰略、重大文化工程,加強重大片區文物保護,“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群、定陶漢墓等重點修繕保護工程順利推進。

在山東,“堅持保護第一”“保護文物也是政績”“讓文物活起來”等理念深入人心,文物工作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探源中華文明

華夏大地,何以中國?

山東近代考古學研究的序幕是由1928年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所揭開的,自此以后,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岳石文化……便陸續在齊魯大地閃亮登場。

在尚無文字記載的階段,探究文明的起源,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可謂是中國考古的主力軍。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表明,山東屬於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滕州崗上遺址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大汶口遺址、城子崖遺址等6項考古發現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近年來,山東深入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山東課題研究,積極推進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山東組織實施考古發掘項目329項,發掘面積23.79萬平方米,接近十年來考古發掘項目總數的70%。

崗上遺址、西孟庄遺址、跋山遺址、稷下學宮遺址、琅琊台遺址等取得重要考古發現,在實証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構建山東古代歷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山東沿海、威海灣定遠沉艦等涉水文物考古的開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甲午海戰研究提供了嶄新資料。

作為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省級水下考古研究機構,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承擔了全省水下文物的調查、發掘、研究、保護與利用等工作,先后設置日照、威海、泰安、濰坊、東營5個水下考古工作站。

依托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海基地,山東組織實施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文化遺產考古調查、青島海域水下文物陸地調查等工作,發現了近代大型戰艦的沉船線索和眾多海洋文化遺跡,取得重要調查成果。

了解過去,才能更清晰地認識現在。將塵封在歷史塵埃中的遺跡挖掘出來,讓古代文明穿越書本直觀地呈現在大眾眼前,這正是考古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在山東,基本建設考古工作有效推進,為全省重點建設工程提供有力保障。“先考古、后出讓”制度探索施行、逐步完善。魯國故城等大遺址保護卓有成效,國家和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力度持續加大。

打好融合發展“文物牌”,激揚精神力量

今年,全國唯一的水下考古博物館、全省第一家“國字號”央地共建博物館——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簽約落戶青島。

隨著孔子博物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和濟寧市、棗庄市、日照市博物館新館等相繼建成開放,山東各類博物館發展到647家,博物館總量、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革命紀念類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等六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位。

海岱文明,千年回響。

這幾年,“博物館+”模式讓博物館揭開神秘的面紗,走下高冷的神壇。

2022年是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以“博物館的力量”為主題,推出6大類別“山東博物館之旅”產品,以博物館場所及體驗為核心,縱橫東西城市變遷,貫通上下歷史延綿,梳理出一份“華夏文脈熏陶”旅游畫卷。

目前,山東全省免費開放博物館達到598家,全年接待觀眾達到8000萬人次,博物館展覽展陳水平不斷提升:“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向海圖強—人民海軍歷史基本陳列”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大哉孔子”“讓黨旗永遠飄揚——山東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主題展”等榮獲“優勝獎”﹔“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等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堪稱碩果累累。

創新文物全媒體傳播,強化主題宣傳,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影響廣泛……重溫歷史積澱的智慧,人們心懷對中華文明的驕傲,積蓄起向著民族復興奮進的巨大力量。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山東省文化館四樓望山閣內藥香扑鼻,傳統中醫藥文化保護成果展示活動在這裡舉行,慕名而來的群眾絡繹不絕。在博山區顏神古鎮,山東非遺購物節如火如荼,非遺市集、惠民消費券發放、“走近齊長城”等活動共同構成了一場非遺盛宴。

文旅融合持續深化。一大批文保單位、遺址遺跡、文博場館、古鎮古村納入旅游線路,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1180處,其中建成景區並開放620處。

2019年以來,山東建成紅色旅游景區近百個,紅色旅游累計接待游客超過兩億人次,收入超過1000億元,帶動就業60多萬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近年來,山東積極打好對外交流“文物牌”,“一帶一路”文物保護交流合作成果豐碩,中外聯合考古取得新進展。

新時代的山東,文物事業活力迸發、前景廣闊。齊魯文脈在賡續傳承中弘揚光大,在時代發展中彰顯強大的生命力。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標准化創新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全省標准化創新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全面提升山東標准創新力 為國家標准化戰略實施作出山東貢獻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陸治原出席 9月13日上午,全省標准化創新發展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標准化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國家標准化發展綱要,動員各級各部門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路徑,加快推進全省標准化創新發展。…
山東著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的喜訊傳來,齊魯兒女歡欣鼓舞,鉚足干勁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山東召開穩住經濟基本盤督導和服務工作會議
  山東省召開穩住經濟基本盤督導和服務工作會議 切實提高督導服務質效 促進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9月9日上午,山東省召開穩住經濟基本盤督導和服務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對進一步落實穩經濟政策、開展督導服務進行部署,推動各級扛牢責任、真抓實干,齊心協力穩住經濟基本盤,促進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出席。…
抓早抓小及時依法解決好人民群眾合理訴求
  李干杰在臨沂接待群眾來訪時強調 抓早抓小及時依法 解決好人民群眾合理訴求 9月6日上午,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臨沂市信訪局接待群眾來訪,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把老百姓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抓早抓小、及時依法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在臨沂市信訪局會議室,李干杰認真聽取臨沂市信訪工作和積案化解等情況匯報,隨后接待了兩批來訪群眾。…
山東省委黨校舉行2022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
  李干杰在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 2022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 切實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 落實到做好工作的實際行動上 9月5日上午,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舉行2022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落實到做好工作的實際行動上,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李干杰在講話中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