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探索實踐"民兵+"組織建設,釋放強大能量

人民網日照5月23日電 五月的沭河國家濕地公園,滿目翠綠,一片片"民兵林"讓沭河兩岸的荒灘披上了綠裝﹔而在游人如織的"莒國古城",一隊隊民兵志願者,正在維護秩序、清掃衛生。這是山東省莒縣城陽街道積極探索實踐新時代民兵組織建設,讓"民兵+"釋放出最大能量帶來的可喜變化。
同心社區國防教育。
17個社區民兵連成為城市治理"主力軍"
"這塊獎牌是我們村1999年1月獲得的省級榮譽獎牌。23年前,我們村是城區出了名的臟亂差村,后來我們以黨建引領,把民兵工作融入全村治理,村容村貌村風有了明顯好轉。"全國人大代表、莒縣城陽街道岳家村社區黨委書記、民兵連政治指導員許傳江,指著"全省民兵帶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示范點"獎牌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的岳家村社區民兵連帶領民兵,一如既往的堅持24小時站崗執勤、治安巡邏,岳家村已經成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全國文明村。
"岳家村經驗"給了城陽街道黨工委、武裝部極大地啟示。城陽街道地處城區,對民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耦合度要求更加高。進入新時代,城陽街道更加注重發揮民兵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軍事優勢,他們以17個社區民兵連為陣地,積極探索實踐民兵建設與社區治理工作相融合,創新實施了"156"工作法。
"'1'就是以黨建為引領,'5'就是建立民兵工作訓練、學習、活動、會議和評比5項機制,'6'就是做好國防教育宣傳員、民意收集員、矛盾調解員、治安聯防員、網格管理員、文明領航員6大服務。"談起"156"工作法,時任城陽街道武裝部部長的朱瑞娟如數家珍。
這位女部長上任不到一年,就把”民兵+“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社會治理的角角落落。在編建民兵隊伍時,她積極吸納各行各業的精英,推開從年輕的退役軍人中選拔社區民兵連長、指導員的路子,提升社區民兵黨員、退役軍人比例。同心社區黨委書記、民兵連指導員許崇峰就是一位退役軍人,上任后,他率先在社區建起了"民兵之家""國防教育活動室"等陣地,筑巢引鳳,吸引了廣大民兵主動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有的任職村(居)社區干部,在本職崗位上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有的充當志願者和老兵調解員,協助村(居)社區解決民眾急難愁盼和做好思想疏導工作﹔也有的主動加入街道基干民兵隊伍,直接參與參建參治工作。
像許崇峰這樣的"兵支書",城陽街道共有22人,在他們的組織下,街道民兵積極參加城市治理,成為突破莒縣的"排頭兵"。去年七月,總投資39億元的莒國古城商業街首期盛大開放,單日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城陽街道民兵積極參與了活動現場安保、社會面防控、突發事件處置等工作任務,受到了游客高度贊譽。
疫情防控沖在最前線。
98名民兵護林員成為生態保護"吹哨人"
一河碧水,兩岸秀色。總長25.3公裡,總面積1277公頃的沭河濕地公園,由北向南,宛如一條玉帶鑲嵌莒城,成為集生態保護、生態觀光、科研教育等多樣性為一體的生態型景區和市民休閑娛樂的"后花園"。在這裡,常年活躍著98名民兵護林員成為沭河一道靚麗的風景。
前幾年,在沭河亂採沙、偷電魚、濫捕獵現象時有發生,僅靠有限的警力看護顯得力不從心。城陽街道武裝部了解情況后,決定組織一批民兵志願者,擔任沭河生態看護員。他們與沭河管理處聯合行動,在沭河重要點位設立民兵固定崗哨,在重要流域建設民兵巡護隊,採取監控錄像、無人機、騎電動摩托、徒步等方式,常態進行生態巡護,實時監控游人安全和生態變化。
位於沭河公園內的莒安大橋,是創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的廊橋。由於橋下綠水潺潺,蘆葦片片,成群的白鷺、野鴨在這裡棲息。這幾天,一到晚上就有一伙身份不明人員流竄至此,擔任戰備值班任務的城陽鎮民兵應急排接到縣人武部命令,第一時間組織民兵護林員趕往任務地域,協助地方公安成功抓獲3名疑似盜獵人員。
兩天前,城陽街道民兵護林員袁安明、宋維峰在沭河巡護時,發現有一幫游客想在沭河公園上游段搞野炊,剛支起燒烤爐,就被他倆宛然勸阻住。像這樣能夠及時制止住火災隱患的事情每月都有幾起,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他們為沭河生態保護"吹哨人"。
進入五月,天氣轉暖。每到夜幕降臨,莒縣同心廣場准時亮起一塊銀幕,銀幕上既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管護宣傳,又有《長津湖》等紅色電影的展播,吸引著乘涼的市民駐足觀看。現任城陽街道武裝部部長田中意介紹:"從去年開始,同心社區民兵連先后在繁華的廣場播放紅色電影、宣傳生態環保知識等高達52場次,舉辦主題教育露天晚會16場次,共有5萬多人次接受教育。廣大民兵不僅是植綠護綠的先鋒,還是生態管護宣傳的主力軍。"
今年3月10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省級專家組一行對莒縣沭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進行初驗,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山東省軍區戰備建設局領導到莒縣城陽街道武裝部檢查工作時,了解到街道民兵主動參與沭河生態保護的做法后,高興地說:"城陽街道民兵+的做法值得推廣!"
疫情防控沖在最前線。
18支民兵突擊隊成為應急處突"排頭兵"
"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城陽街道武裝部除了有一支30人組成的街道民兵應急排,常年擔負著莒縣應急值班分隊的任務外,還要求所轄17個社區民兵連分別成立一支由基干民兵組成的民兵突擊隊。經過參加上級專業技術訓練,目前,這18支民兵突擊隊成為城陽街道應急處突的拳頭力量。
人們忘不了2020年民兵上演的驚心動魄9小時。8月14日上午10點左右,宋公河靠近莒縣劉官庄鎮附近的河堤,被洪水撕開兩個決口,長約40余米,危及劉官庄鎮4個村庄的3100余群眾和5000余畝農作物。城陽街道民兵應急排接到上級軍事機關命令,第一時間趕到搶險現場,填裝沙袋,封堵決堤口,加固堤壩,與兄弟鄉鎮街道的民兵應急隊員,連續奮戰9個小時,勝利完成河堤合龍,受到在現場指導搶險救災的日照軍分區主要領導高度評價。
2021年10月26日,與莒縣相鄰的五蓮縣確診1例新冠肺炎患者,接日照軍分區命令,擔負當月莒縣應急分隊值班任務的城陽街道民兵應急排火速集結,馳援五蓮,沖鋒在疫情防控中風險地區的最前線。他們不負重托、不辱使命,與當地干部群眾一道擔負著道路封鎖、小區管控、消毒消殺、食物配送等任務……連續奮戰9天9夜,為切斷疫情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叔叔:你們辛苦了,這是我奶奶一點心意!看到你們一天天的很辛苦,家裡也沒啥可拿出來的,煮了幾個雞蛋和一點花生米,給你們加點營養吧!"應急隊員劉金龍和劉建文在五蓮縣封控區蓮慧苑小區配送食物和藥品時,收到了一包裝有23個熟雞蛋和一瓶炒熟的花生米的方便袋,還有一張字跡稚拙的留言條。這是老百姓對城陽民兵應急隊員深深的信任與感謝,是對民兵最大的鼓勵和褒獎。
"民兵建設必須緊扣時代脈搏方可大有作為。"城陽街道黨工委書記徐文升說,我們街道推開"民兵+"建設新模式后,著力在"平戰結合、一隊多用、一專多能"上下功夫,街道民兵作為應急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服務中心、搶險救災、森林滅火、應急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了強大能量。特別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我們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七輪全員核酸檢測,街道18支民兵突擊隊功不可沒。(魏延杰 黃永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 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 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強化規劃引領科學有序推進 努力在起步區建設上見到更大成效 5月20日下午,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聽取起步區建設進展情況匯報,研究《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規劃,審議有關文件,安排部署重點任務。 省委書記、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干杰,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周乃翔出席會議並講話,劉強、於海田和領導小組成員出席。…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數字強省建設等事項 5月20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金磚國家外長會晤開幕式上的致辭,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信訪工作 5月19日下午,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信訪工作條例》,把握新時代信訪工作原則和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信訪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創新時代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學習並講話,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李文章作專題輔導報告,周乃翔、葛慧君、楊東奇和中心組成員等參加。…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