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古籍保護,讓“老底子”成為軟實力“新動能”

核心閱讀:
提升城市軟實力,展現城市的精氣神,必須要釋放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活力。濟南豐富而厚重的古籍資源,就是這種“新活力”之一。
近年來,濟南市不斷提升古籍保護水平,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為切實發揮古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古籍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期待更多人持之以恆,發現濟南,讓更多濟南的“老底子”為提升城市軟實力作出“新貢獻”、提供“新動能”。
“絹八百、紙千年”,一本從時間深處走來的古籍,其每一頁紙張、每一處墨跡,都在無聲講述著最為真實的歷史,是可感可觸的思想與文化。它們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段被封印的歷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針對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環境、古籍工作的新情況和新要求,提出了推進我國古籍工作的一系列新舉措,讓承載著幾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古籍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
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擁有眾多珍貴古籍,在新時期,這些豐富而厚重的古籍資源,將為濟南提升城市軟實力釋放新活力、提供新動能。
摸清家底,7種古籍被收入《國家古籍珍貴名錄》,377部被收入《山東省古籍珍貴名錄》
走入濟南市圖書館中心館5樓,古色古香的裝修與“古籍與地方文獻部”十分相配。這裡有閱覽室、書庫,還有李清照、辛棄疾文獻中心。5樓還設有20多個展示珍貴古籍與地方文獻的展櫃,讓讀者可以一睹古籍風貌。書庫作為古籍“重地”,實現了消防、安防、溫濕度、空氣淨化、防虫蛀等配置一體化和智能化。市圖書館行政負責人王海介紹,市圖書館還制作了600多個防塵防虫、內嵌樟木板的封閉式書櫥,為古籍制作訂做了11000多個函套,使館藏一半以上的古籍有了函套的保護,古籍保護條件大大提升。
王海介紹,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同時開展了1949年以來第一次全國范圍內的古籍普查工作。“經過十多年的普查登記整理,至2021年底,濟南市圖書館共普查登記古籍和民國線裝書11.5萬余冊。”
市圖書館古籍與地方文獻部主任裴文玲介紹,普查中也發現了一批珍本、善本,其中明刻本《庄學士集》、明泰昌元年(1620年)閔振業刻朱墨套印本《史記鈔》等7種古籍被收入《國家古籍珍貴名錄》,《綦圖互注揚子法言》等377部被收入《山東省古籍珍貴名錄》。
古籍地方志、碑帖拓片是濟南市圖書館收藏的一大特色。館藏古籍方志近千部,其中山東省的地方志有226部,歷代碑帖拓片也藏有2000多件。另有建館以來購買、再造的新版古籍和再造善本等古籍資源。另外,濟南名人文集也佔有重要地位,除了李清照、辛棄疾文獻中心的館藏,還有張養浩、李攀龍、王士禛、朱緗、王蘋、馬國翰等濟南名士的文集。
市圖書館的古籍保護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省古籍保護中心的認可,2009年市圖書館被評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山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修復人員在進行古籍修復。
影印再版讓古籍走進千家萬戶,為提升城市軟實力作出貢獻
古籍的生命和價值在於傳承,而非束之高閣。市圖書館結合地方文化建設需要,重點對館藏古籍和民國時期的濟南地方文獻進行再生性保護,這也是市圖書館多年來著力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
裴文玲介紹,最初進行再版的是《濟南快覽》和《濟南大觀》這兩本上世紀早期出版的濟南地方文獻。再版時,探索性地將這兩部書進行標點整理,採用橫排方式出版。“這一出版方式雖然讀起來較為簡便,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因為需要水平較高的專家校核標點,成本大,耗時長,最主要的是不能保持文獻的原貌。”
考慮到利用這部分文獻的人以高校師生等研究型讀者為主,在充分征求他們的意見后,市圖書館最終確定了對館藏古籍、民國地方文獻採用影印再版的方式。為了保存文獻的原貌,採用仿真影印的方式重印再版,其版框、行款、文字等均保持“原汁原味”。既能將這部分文獻化身千百,永無失傳之虞,又可廣泛傳播,便於披覽研讀,從而達到“繼絕存真、傳本揚學”的目的。
到目前為止,市圖書館已影印再版了《趵突泉志》《歷乘》和《華泉先生集》等51部文獻價值較高的濟南地方文獻。
為弘揚傳統文化,讓濟南的古籍文獻為更多人所利用,促進古籍文獻的傳播與流傳,近年來,市圖書館將整理再版的《歷乘》《齊乘》《趵突泉志》等2000余冊、價值百萬余元的再版文獻無償捐贈給濟南大學圖書館、省圖書館、市博物館、市考古研究院以及區縣圖書館等古籍收藏單位。而且,這些古籍的電子版都可以在濟南市圖書館的官方網站上免費查閱。
“希望將這些珍貴文獻大力推廣,深深植根於廣大群眾的精神血液中,推動書香泉城建設,為建設文化濟南、提升城市軟實力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在古籍再版的基礎上,伴隨著全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的開展,市圖書館的文創工作也開展起來。2017年,市圖書館成為全國37家副省級以上圖書館文創試點單位和全國圖書館文創聯盟創始成員館之一。從館藏古籍文獻中,經過層層挑選,共選出47種特色古籍、碑帖拓片、字畫作為文創產品開發的素材,到目前為止,共開發文創產品100余種。
城市軟實力植根於以古籍為載體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期盼著更多的濟南學人,從濟南文獻出發,持之以恆,發現濟南
濟南市考古研究院院長李銘表示,考古工作離不開古籍,特別是濟南地方志、濟南金石錄等古籍的幫助,很多歷史人物生平、歷史事件、城市變遷等,可以在古籍記載中尋找線索。而且考古發掘和古籍記載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証明的過程,其發掘成果可以反証史書,或補齊史書記載缺漏。
李銘介紹,1998年,在燕翅山山腰上發現一座明代墓葬,經考古人員的搶救性發掘,認定此墓為明代濟南郡王高唐王及王妃的合葬墓。這一點正與地方志相關記載相互印証。
“傳承城市文脈,不是一句空話,需要實實在在的工作。”李銘說,古籍再版工作給我們留住了可靠的、有依據的歷史記憶,對社會、對城市都非常有價值。
濟南文史專家侯林是市圖書館古籍與地方文獻部的“常客”,為了查閱相關資料,侯林曾“像上班”一樣,天天到市圖書館5樓報到,“這些古籍對從事濟南歷史文化研究的人幫助很大”,侯林表示。
侯林從事濟南歷史和泉水文化的研究幾十年了。從濟南的地方府縣志裡、從明清文人別集中,侯林經過“大海撈針”一般的艱難搜集與篩選研究,相繼出版了《濟南名泉史話》《濟南泉水詩補遺考釋》《濟南園林六十家》《芙蓉街芳華摭拾三百載》等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專著,他參與編校的《濟南泉水詩全編》一書,也將於下月出版。
城市軟實力就植根於以古籍為載體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在那些發脆變黃的古籍裡乃至當今電子書庫裡的濟南歷史文獻資源,因為種種原因,還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的還一直處於‘沉睡’狀態。”侯林表示,他期盼著更多的濟南學人,從濟南文獻出發,持之以恆,發現濟南,發現濟南的歷史文化蘊藏,“那是一個無限宏大的寶庫”。
王海透露,下一步,市圖書館將爭取主管部門和財政方面的支持,將11萬余冊古籍和民國線裝書分期分批進行數字化,方便市民查閱利用;另外,將館藏1萬多張(冊)碑帖拓片進行整理研究;還將改造古籍庫房,改善古籍存放條件。
我國古籍保護事業迎來發展重要機遇,會有更多喜歡這個工作的年輕力量加入到這一行業
在濟南,除了濟南市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山東博物館等都從事著古籍相關工作。我省還有專門從事包括古籍在內的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有關工作的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中心。
在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的馬曉鈺2020年進入古籍修復領域工作,科班出身的她已經在不同項目中修復過70余件地契、6冊近代文書、1冊民國手寫憑証原本、30余件不同類型証書檔案,以及清初古籍1冊、家譜3冊等。
“古籍修復包括修復前的記錄,版本及破損情況、拍攝修復前照片;分析檢測;制定修復方案;備料、染配補紙;拆書;修補殘缺,噴水壓平;折頁、修剪補紙;齊欄;裝訂等十幾道工序。”馬曉鈺介紹。
去年,一沓待修的古籍來到馬曉鈺手上,“拿來的時候是散頁裝在盒子裡,紙張強度較差,重度病害,修復后要滿足展陳、閱覽、保存的要求。”就像面對一位重症的“病人”,馬曉鈺先分析了古籍的“症狀”:受潮導致粘連,紙張性能較差,難以打開,無法翻閱;紙張性能及暈色情況導致修復過程中無法大量用水;紙張性能及受潮情況致使污漬、灰塵侵入紙張纖維,難以去除;夾帶著十張紅色夾簽,散落且破損嚴重。熟悉了“症狀”,馬曉鈺“對症下藥”:結合干揭、蒸揭、夾揭的方法來拆揭;制定了先托紙加固后修補破損,盡最大可能保留書頁上的信息;制定了做成冊色單片的修復方案,統一形式保護起來,也便於翻閱。
“古籍是我們中華文明珍貴的物質遺產,保護典籍就是保護中華文脈。古籍修復是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利用的基礎,隻有做好古籍修復保護工作,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文化遺產。文化瑰寶能得到很好的保護,歷史信息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傳承,我認為是從事修復事業的意義所在。”
馬曉鈺也十分關注《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這說明了國家對於古籍及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這也是我國古籍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新生代古籍修復工作者,深受鼓舞,同時也深感重任在肩。我們也會緊跟國家政策方向,完成古籍修復工作者的使命,更加積極思考如何提升我們的古籍修復能力與技術,搶救治療更多的古籍文獻,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而古籍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其保護利用關乎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古籍是構建地域文化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在保護的基礎上對古籍進行研究、利用,對於傳承城市文脈、增強城市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市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民革山東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開幕
- 民革山東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開幕 萬鄂湘致賀信 鄭建邦李干杰致賀詞 葛慧君出席 5月9日上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山東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濟南開幕。大會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並規劃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選舉新一屆的民革省委會,選舉出席民革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山東代表。…
- 李干杰在菏澤調研時強調 狠抓質量安全工作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5月7日,省委書記李干杰在菏澤市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狠抓質量安全工作,切實守牢安全底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區位於黃河灘區內,是就近淤筑村台建設的灘區搬遷社區。…
- 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會議召開 周乃翔出席並講話
- 5月9日下午,在收看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分析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對疫情防控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出席會議並講話,王書堅、范華平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