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9年持續改善!山東的“水顏值”不能再低調了

4月27日,山東對外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的環境質量情況:水環境質量保持持續改善的勢頭,水質優良比例達到了71.9%,同比改善1.3個百分點。
如果不專門拿出來說,可能很少有人會意識到“持續改善”在山東的水質身上已經悄然進行了多年——截至2021年,山東水環境質量已經連續19年持續改善。
比起霧霾褪去、白雲悠悠的可觸可感,碧水的回歸一定程度上面對“看數據很明顯,問感受不突出”的尷尬現實。不過從山東下一步的治水思路看,山東已經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不僅要抓好水質,還要在“改善感受”上下足功夫,做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的文章,讓人民群眾更切身地體會到水環境的改善。
長期以來,生態環境部門在履行水污染治理、水質保障職責時,主要關注水質達標問題,對河湖生態系統的打造和優化關注不夠。同時,為了便於區分屬地責任,現行的日常考核中普遍以河湖跨市、跨縣界位置進行評價,某某斷面如何如何,這樣的評價機制同樣遠離大眾的話語體系和活動范圍。
所以盡管近年來無論全國還是山東,水環境質量都在明顯改善——目前,我國水環境理化指標已經接近甚至是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山東去年全省國控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5.2%,提升幅度全國最高,還歷史性消除了Ⅴ類水體——水環境治理工作多年來依然身處默默無聞的“幕后”。
如今 “保水質”的基礎打牢了,下一步則該向“增顏值”發力,讓專業的治水工作、突出的治水成效走進大眾。
今年初,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達過“十四五”期間全國水環境治理的思路: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將有效指導地方把重點放在“人努力”上,進一步推動環境質量改善。山東此次提出下一步的治水打算“在繼續抓好河湖斷面水質保障、嚴防污染反彈的同時,深入貫徹國家‘十四五’期間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的思路,堅持‘保水質、增顏值’並舉,努力讓更多的群眾切身感受到河湖水質的改善”,與此一脈相承——讓群眾扎扎實實感受到水質的向好。
民眾容易感受到的是什麼?是水波蕩漾、魚翔淺底的水環境,是鳥語花香、鳥鳴啁啾的水生態。所以這一次,山東在河排污口的溯源整治之外,將著重抓住了幾個民眾更加可感的環節重點發力:打造更多美麗河湖案例,讓群眾玩得美﹔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果,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舒心。
從最近發布的《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的若干措施》看,山東下一步的碧水保衛戰打法同樣將緊扣民生訴求:消除城市黑臭水體﹔保障南四湖東平湖水質安全﹔以“千噸萬人”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飲用水水質保障……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我們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2022年是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更是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時期。相信隻要方法科學、精准施策,山東的水環境質量還能再上一個台階,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圖景也將走進每個人的眼底、心中。(陳曉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李干杰在德州調研時強調 抓實企業生產加快項目建設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 4月26日,省委書記李干杰在德州市調研時強調,要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抓實企業生產,加快項目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慶雲縣水發渤海國際物流園是省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建成后可容納2000個經營業戶,農產品年交易量可達50萬噸。…
- 李干杰在濱州調研時強調 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扎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 4月25日,省委書記李干杰深入濱州市沾化區、無棣縣調研,強調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向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要質效,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扎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調研中,李干杰聽取濱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了解疫情處置工作流程,察看沾化區冬棗城隔離點建設情況。…
- 李干杰在東營調研時強調 抓落實求實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 4月24日,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東營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河口區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李干杰首先來到東營威聯化學有限公司200萬噸/年對二甲苯(PX)項目及250萬噸/年精對苯二甲酸(PTA)項目現場,察看項目布局、建設和運行情況,詳細了解芳烴一體化產業鏈,希望企業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基礎上,加快項目建設,進一步向下游產業鏈條延伸,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確保產品質量。…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