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偉:心棲夢歸處 不負韶華年

趙忠偉,中共黨員,1977年4月生,河北樂亭人。管理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濰坊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師。加拿大聖瑪麗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訪問學者,中國高校市場學會理事、青島軍民融合可持續發展智庫成員。主要從事壽光模式與鄉村振興、涉農企業管理等領域研究,主講《統計學》《項目管理》等課程。
跨越千裡,從“文廟街”到“文廟街”
情系山東,不遠千裡奔赴。離開工作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對趙忠偉老師來說,不是那麼容易的決定。然而,多年來由於工作需要往返於哈爾濱與山東青島、濰坊等地之間,山東獨具特色的齊魯文化和山東人仁義淳朴的優秀品質,早已深深吸引了原就對齊魯勝地心存向往的趙忠偉。
壽光是全國聞名的“蔬菜之鄉”,其蔬菜產業正走向轉型升級。學校立足壽光的蔬菜產業發展實際,積極推進“新農科”建設,培育設施農業優勢專業集群,加大了對農學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引進,此時,個人成就突出的趙忠偉老師收到了學校拋來的橄欖枝,多番思量下,壽光“中國蔬菜之鄉”的美譽,濰坊科技學院這所“年輕”院校的發展魅力,以及對現代農業的研究志趣,讓他最終離開了生活二十多年的哈爾濱文廟街,來到數千裡外的壽光文廟街,成為濰科大家庭中一份子。“從‘文廟街’到‘文廟街’,這真是難得的緣分。”來到濰坊科技學院后,趙老師很快適應了地域文化的差異,順利融入學校濃厚科研氛圍中,時間一長,他明顯感覺到前后兩所學校在師資團隊、服務管理等多方面的不同。他曾開玩笑說,在濰科感覺自己特別“老”,在原單位算是中青年骨干教師,而三十余歲的濰科“芳華正茂”,校內教師大多也是充滿活力的青年才俊,這種無處不“青春”的校園氣息,讓他有一種年齡上的緊迫感和學術上的壓力感,“唯有不斷奮斗,方能不負選擇。”
學校重視人才,人才成就學校。學校不遺余力的為高層次人才創造研究條件,除提高人才待遇、提供一定經費外,校領導還親自帶隊與企業對接,為高層次人才服務地方提供便利,全方位做好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學校為實現人才強校展現出的胸懷和誠意,讓我們可以毫無后顧之憂投入教學、科研和學生創新創業等各項工作中去。”
腳踏實地,從工業領域到希望田野
“做科研,既要‘抬頭看山’,更要‘腳下看路’。”趙老師是管理學博士,在原單位,他最初是以碩士生身份留校任教,自身定位是教學型教師。任教過程中,當學校職稱評定等政策越來越向科研傾斜時,趙老師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從校級課題做起,從沒有經費支持的課題做起,從課題組成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做科研不能急於求成,不積硅步無以至千裡,一定要把工作做在小處、實處。”在這種科研精神的驅動下,趙老師留校三年后發表了第一篇高質量C刊論文,之后開始獨立主持省級課題,逐漸走上了科研之路。
“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腳踏實地精神,讓趙老師在科研路上越走越遠。在原單位,他參與的很多課題都是涉及國家、區域宏觀戰略領域的,這種宏觀層面的課題,趙老師更加以腳踏實地的拼勁做好基礎調研。曾經,他參與一項軍民融合方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要求八個月內就上交智庫報告。在這樣緊急要求下,課題組在短時間內走訪深圳、北京、青島等6個城市,對典型企業、科研院所、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等進行實地調研,走訪100余家軍工企業,調研了30余家軍工院所,發放問卷500余份,組織會議、學術論壇8次,最后撰寫的研究報告受到評審專家和上級部門一致好評。
來到濰坊科技學院后,趙老師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工作,一邊進行日常教學,一邊開展對壽光現代農業的深入調研。
面對這個區別於企業管理的特色新領域,趙老師重新做回了“小學生”,虛心向學校專家學習,查閱相關文獻,積極參加研究院組織的各種調研和研討會,迅速向研究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轉型。壽光的蔬菜產業在全國范圍內有著典型意義,其轉型升級也備受關注。壽光已經擁有一條較完善的蔬菜產業鏈,這條產業鏈上涉及的企業更是數不勝數。他們有著各自的特點,對於發展也有著各自的需求。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現狀如何?他們面臨著哪些問題與挑戰?如何解決問題與應對挑戰?這一系列疑問縈繞在他腦海中,推動他去調查,去思考。
截至目前,趙老師已經走訪調研了壽光不少地方,有現代農業園區,或專業合作社,或勞動一線的菜農棚裡。通過不斷走訪,他原先對壽光蔬菜產業的模糊印象也越來越清晰。“壽光的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這麼多年,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財務制度、風險管控機制等方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隨著調研深入,趙老師不斷推出他寫在田間地頭上的研究論文,撰寫文章入選第二屆壽光模式與鄉村振興研討會論文集。同時,他帶領學生撰寫的調研報告得到多家部門的採納和應用,獲得山東省挑戰杯學術作品大賽的特等獎,被多家媒體報道與轉載。
初心不改,從寬嚴並濟到但求耕耘
趙老師有十多年的研究生指導經驗,到目前仍兼職碩導工作,已培養近六十名碩士畢業生。在研究生指導中,他始終堅持嚴中有愛的原則。
在學習、學術上對學生嚴格要求,一嚴到底。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不僅關系到導師的職業發展,甚至可能影響學校碩士點的存亡與發展,絲毫不能放鬆。趙老師帶的碩士生學業多年來都名列前茅,意向讀博的學生均獲得了免試資格。有研究生想考公務員、考注冊會計師,趙老師都為其制定明確的學習規劃,嚴格督促學生目標達成。在學術上,趙老師要求有意向繼續深造的學生必須撰寫期刊論文,堅決貫徹學術規范,絕不能有學術不端行為。他指導的多名研究生因學術成果突出被免試推薦到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
“以人格影響人格,以心靈感染心靈”,在趙老師眼中,教育的真諦莫過如此。“導師是學生效仿和學習的對象,導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學術交流上,趙老師堅持與學生以尊重為前提平等對話。在生活上,趙老師對學生更多的是關心、關愛。“教學是一份良心活,看得見的回報也許很低,但看不見的回報,特別當這份回報來自於學生,就更加難能可貴,更加值得熱愛與珍惜。”因為這一份熱愛,趙老師主講過的六門課程有三門被評為省級或國家精品課,編寫的八部教材有五部獲得校級或省級立項,指導的學生創業社團成為國內唯一一支連續十年晉級國賽的團隊,多次獲得校十佳班主任、省、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任教以來,趙老師主持及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16 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5 項﹔在《科研管理》等重要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教材8部,獲省部級教學獎勵5項﹔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獲省級以上獎勵22項。入職濰科一年,先后在濰坊科技學院教學創新大賽、教學名師評比中獲得佳績,獲批省級項目1項,校級項目2項,指導學生省級創新大賽獲獎2項,其中挑戰杯課外大學生學術作品大賽已入圍國賽,正全力沖擊金獎。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趙老師為人溫厚謙和,從不斤斤計較﹔工作兢兢業業,始終任勞任怨。“做一項工作只是為了謀生,這項工作就只是你的職業。做一項工作是因為喜歡,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事業。”趙老師把教書育人這項平凡又神聖的工作,當做了事業。學海無涯,唯有求索,師者無彊,唯有篤行。站在濰科的新舞台,趙老師將繼續堅守初心,與年輕的濰科共同成長。(濰坊科技學院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事項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事項 3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審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黨組成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的述職報告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李干杰在棗庄調研時強調 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產業高端化促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 李干杰在棗庄調研時強調 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產業高端化促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2月26日至27日,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棗庄市,深入企業、項目現場、城市規劃館等調研。他強調,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不斷向高端邁進、經濟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加堅實步伐。…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