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山東大做綠色發展加減法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對外公布了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方案2022年度的年度任務。對低效落后產能來說,要大做“減法”——1520萬噸地煉產能、115萬噸焦化裝置產能整合退出,推動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鋼鐵產能應退盡退。對新動能新產業要大做“加法”——推進濟南、青島、淄博三大生態環保產業集群建設,遴選6家左右第二批省級EOD模式(生態環境導向型開發模式)試點,支持東營、臨沂2個試點城市適時開展線上排污權交易……
在“3060”雙碳目標下,結構性矛盾的解決尤為關鍵。此次山東淘汰力度與扶持力度都在加大,為的是同一個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在藍天碧水淨土越來越多回歸日常生活的同時,“降碳”正在成為建設美麗山東的關鍵詞。
“十四五”時期被認為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關鍵五年,也是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關鍵期和窗口期。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是高碳能源結構和高能耗、高碳產業結構問題。對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山東來說,結構問題更為突出。做減法勢在必行。
所以我們看到,山東要重點在鋼鐵、地煉、焦化、水泥、輪胎等行業上“動刀子”,大舉推動低效落后產能淘汰。同時嚴格“兩高”項目准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傳輸通道城市(不含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鋼鐵產能原則上全部轉移退出﹔參與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的地煉企業全部退出﹔單獨廠區100萬噸以下獨立焦化企業整合退出﹔除特定情況外,2500噸/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整合退出……
這些舉措力度不小,也將深刻影響部分產業的發展格局。但減排不是減生產力,更不是限制行業發展,而是要推動傳統動能走上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低效落后產能“瘦身”的同時,環境資源要素從舊動能當中轉換出來,向發展質量更高、綜合效益更好的項目流動,為新動能的崛起騰挪了空間。
2022年山東致力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發展壯大環保產業,推動以風電裝備、核電裝備為重點的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打造濟南、青島、淄博等環保產業集群,在降碳減污的同時,做好發展文章。
一個更為顯著的變化是,市場正在山東的綠色低碳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2022年山東支持東營、臨沂2個試點城市適時開展線上排污權交易,探索用市場化手段拓寬污染物總量替代指標來源﹔支持濟南市、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等等。山東在兩手發力,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辯証統一的關系,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刀刃向內解決結構性問題,山東始終在堅持不懈地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努力。(陳曉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李干杰在棗庄調研時強調 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產業高端化促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 李干杰在棗庄調研時強調 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產業高端化促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2月26日至27日,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棗庄市,深入企業、項目現場、城市規劃館等調研。他強調,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不斷向高端邁進、經濟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加堅實步伐。…
- 山東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召開會議
- 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召開會議 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服務能力 推動新時代機構編制工作再上新台階 2月24日下午,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機構編制工作的重要論述,傳達學習中央編委第四次會議和全國編辦主任會議精神,審議有關事項和文件,安排部署下步重點任務。 省委書記、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主任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楊東奇、王宇燕、劉強和委員會委員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