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級河長肩上的任務千頭萬緒,但是必須把做好黃河生態保護擺在最前面!”。2021年4月10日山東省東營市委書記、市總河長李寬端在組織全市黃河岸線及灘區“四亂”問題排查整改專題會議再次強調。
多管齊下協同化
今年4月7日,針對歷次清理整治難以解決的問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召開會商會議,再動員再部署,啟動開展攻堅行動,由市委辦、市府辦、黃河河口管理局、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成立了5個工作組,組織沿黃各縣區對黃河河道及刁口河備用流路“四亂”問題進行了深度排查,共計排查村庄、片林、油井、養殖等12類疑似問題6383處,由市河長辦牽頭,黃河、環保、水務等部門參與,統一標准,認真分析研判,逐一核查落實,各縣總河長挂帥作戰,列出時間表任務圖,針對難點問題,市級總河長陳必昌親自到現場組織攻堅。市河長辦與市委督查聯合督查督辦施行日通報,經過2個月的集中行動,共計清理黃河四亂問題296處,一舉解決了多年遺留的“老、大、難”問題,黃河岸線管理秩序得到根本好轉。
攻堅克難法治化
2020年東營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河湖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建立了案件線索移送和處理結果反饋、執法協作、聯合督促整改、常態化聯絡四項協作配合機制,通過對問題突出的河段聯合巡河、對相關部門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推動問題整改﹔建立了“河湖長+警長”巡河模式,加強涉河湖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同時各級黃河河務部門與地方法院建立了“黃河巡回法庭”,共同推動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公檢法司多部門參與進一步增強了涉河問題的執法剛性。
清理整治常態化
黃河東營段138公裡,沿線市、縣、鄉、村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各責任段黃河河長,近年來,東營市圍繞黃河口地區生態保護工作,不斷壓實河長責任,強化河長履職,調動全社會各方力量,先后組織清理整治專項行動9次,清理灘區存在阻水隱患的種植大棚12萬余平米、違建2萬余平米,整治無序養魚池6600余畝、養蟹池8萬余畝,清理存在污染隱患的各類人工畜牧畜禽養殖設施500余處,同時進一步推進灘區產業結構改革,在最大限度保障沿線群眾利益的基礎上,一改過去粗放式發展模式,讓生態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黃河岸面貌大為改觀。
管護並重專業化
2017年以來,東營市探索建立起“政府部門+社會力量”河湖管護體系,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建立了450名河管員隊伍,實現了全市所有河湖段都有人管的全覆蓋管護模式,同時針對全市重點河湖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聘請專業隊伍實現河湖管護專業化、物業化、全天候﹔不斷壯大民間“預備”隊伍,聘請了民間河長、義務河長、企業河長66名﹔科學使用“外援”隊伍,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專業暗訪隊伍等手段,參與河湖健康評估、岸線動態監控等河湖管理監督任務,不斷提升河湖管護智慧化,進一步織密河湖管護網絡。
立體監督社會化
積極引導全社會關注黃河生態保護工作,2020年在全省率先實行了河湖問題群眾監督舉報辦法,建立起河湖問題有獎舉報制度,公布相關辦法和舉報方式,暢通公眾監督參與渠道,鼓勵全民參與河湖生態保護,讓河湖保護成為隨時隨地的“身邊人身邊事”﹔深入開展河湖長制宣傳系列活動,在全市縣鄉村各級學校開展河湖長制進校園活動,讓“河湖生態保護從我做起”成為青少年的必修課﹔組建注冊志願者6000余名的“河小青”志願服務隊,定期組織“河湖保護·你我同行”志願服務活動,“河小青·青立方”助力治水攻堅志願服務項目獲得全國志願服務項目銀獎,營造起人人關心河湖健康濃厚氛圍。(高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