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髓男孩:“救爸爸,我不害怕”

為救爸爸,9歲男孩兩個月增重10斤。
11月25日下午2點,“為福添彩·福彩杯”第四屆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活動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現場對15位(個)齊魯最美孝心人物(或團體)單項獎頒獎,表彰他們做出的孝行善舉,樹立齊魯孝心榜樣,將溫暖傳遍齊魯大地。來自濱州鄒平市碼頭鎮西韓村的馬子彥,用稚嫩語言講述了自己捐骨髓救爸爸的經過。2019年,馬子彥的父親馬秋收被查出白血病,當時年僅9歲的馬子彥作為唯一配型合適的供者,為了能救爸爸,硬著頭皮一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0斤,成功完成骨髓捐獻。
馬子彥為救爸爸捐獻骨髓
2019年11月28日,馬子彥跟著家人匆匆來到山東省立醫院。這一天,這個九歲的小男子漢要給父親捐獻造血干細胞,好讓爸爸早點好起來。當天上午九點左右,當粗粗的針頭扎進馬子彥細小的胳膊時,他疼得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但是依然咬著牙沒有喊疼。
“我不怕,我這是在救爸爸。”馬子彥默默地給自己加油打氣,這讓陪伴在一旁的姑姑馬修芬,忍不住心疼。
隨著血細胞分離機嗡嗡作響,“救命種子”造血干細胞被一點點採集出來,馬子彥感覺自己的胳膊有點發麻,不過想到爸爸用上他的造血干細胞就能康復時,他又忍不住地開心。
“中午帶孩子吃的餃子,孩子吃到最后跟我說,姑姑我吃不下去了,我說那你就吐了別再吃了。”馬修芬說,那天孩子捐獻完,終於能正常吃飯了。而在之前的兩個月,放在馬子彥跟前的飯,他是一定要吃到實在咽不下去為止,因為他要努力增重長身體,這樣才能為爸爸捐獻骨髓。
“孩子隻有30公斤,而爸爸的體重是他的兩倍還多,捐獻雙方體重差距越小越好,孩子還是得好好吃飯。”馬秋收的主管醫生隋瀟輝看到馬子彥要捐獻救父非常感動,她說孩子平時就在病房照顧父親,配型成功后也一直在積極准備捐獻。
“孩子年齡太小了,小胳膊那麼細,怎麼能承受得了呀?”馬秋收起初並不同意兒子捐獻,但是拗不過孩子的堅持,最終忍著心疼答應了。因為體重不達標無法進行捐獻,馬子彥從配型成功后就給自己布置了任務,那就是每天拼命吃飯增重,好早點救爸爸。
寒門兒女早當家,馬子彥自己動手洗校服
馬子彥和弟弟一起享受童年時光
家庭條件並不富裕的馬子彥,為了增重,主要靠喝小米粥、吃饅頭配咸菜,硬著頭皮一天吃五頓飯。“實在吃不下去的話,我就歇一會兒再吃。”馬子彥說,那段時間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多吃點飯,看到體重秤上一點點增加的數字,他就覺得自己離救爸爸更近了一點。兩個月后,馬子彥體重增加到35公斤,骨髓移植順利完成。
認真學習的馬子彥
單薄的小身板煉出剛毅的性格,沸騰著的熱血凝聚著他孝親的真誠。
如今,隨著小小男子漢馬子彥的個頭慢慢拔高,爸爸馬秋收的身體也漸漸恢復。兩人默契地都穿了紅色的衣服,在頒獎典禮現場深情相擁。
當被問到當時是什麼力量讓他堅持下來時,馬子彥隻輕輕說了一句:因為爸爸是頂梁柱,爸爸是當家人,我要救爸爸,讓他盡快好起來。
都說父愛是沉默的,馬秋收同樣也沒有過多華麗的語言,他自覺自己是一名嚴格的父親,但他還是覺得兒子做了一件很勇敢的事,能有這樣一個好兒子,他打心底覺得驕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 山東省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省委舉辦山東省領導干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11月23日至25日,第一期學習班在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舉行,進一步深入學習全會文件,自覺用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濟舉行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濟舉行 山東省領導干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開班 歐陽淞作宣講報告 李干杰主持並作動員講話 周乃翔出席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11月23日上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濟南舉行。山東省領導干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同時開班。…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11月23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