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文化教育

優秀傳統文創IP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1年09月28日09:40 |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優秀傳統文創IP離我們還有多遠

說起以數字化為依托打造的優秀傳統文創IP,讓人馬上聯想到河南衛視的《中秋奇妙游》《唐宮夜宴》等“中國節日”系列節目,這些美輪美奐的作品一次次在網絡平台上成為爆款,堪稱“現象級”。

相較之下,山東省在以數字化技術為依托實現傳統文化轉型升級方面稍顯沉寂,但業內卻一直在努力。不久前剛剛落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上,由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團隊傾力打造的“鵲華十二時”數字沉浸體驗展就成為了一大亮點,受到業界人士和廣大觀眾的普遍認可,這也讓我們對“數字+IP”開拓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的轉型升級新空間,有了更多的期待。

“五感互動”感受“鵲華煙雨”

濟南自古就有“人文淵藪”與“文化名都”之稱,趙孟頫在濟南為官三年,《鵲華秋色圖》裡畫下了“鵲華煙雨”的濟南美景,留下了“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千古佳句,為濟南這座城市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的文化名片。整個畫卷意境明淨曠遠,充滿野趣。古人稱,此畫雖憑記憶所畫,但正是濟南八景之一“鵲華煙雨”的最好寫照。乾隆十三年,乾隆東巡路過濟南,北望鵲華二山,想起了藏在皇宮內的這幅畫,遂命侍從千裡飛騎,從北京取畫,與自己眼前之景進行印証,並在畫上題詩一首,盛贊造化的靈秀與畫家的妙筆。

作為第五屆山東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齊魯IP創意節的一部分,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將趙孟頫描繪濟南秋日景色的《鵲華秋色圖》,打造成了動態的“鵲華十二時”,通過數字活態畫作、融合多種手法,讓觀眾的視角從二維畫作進入三維立體感官世界。畫作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在光影裡:赭黃頂的屋宇交相輝映,掩映在緩緩流動的紅綠秋林之中﹔日出日落間,牛馬悠然而行,長汀層疊涌動﹔柳蔭下,舟楫旁,漁夫起網,婦人倚門,仿佛人物有了神色,遠古的生活慢慢鮮活起來。

“鵲華十二時”在內容創造上可謂做到了以小見大、以微知著。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描繪的是秋日的鵲華景色,其時空是固定的,其內容是瞬間的。而“鵲華十二時”將畫作進行了時空的拓展,拓展出24小時的各種景色。在作品中,隨著夜半、雞鳴、日出、日中等時間的推移,巨幅畫面上也呈現出不同的動態元素。比如日出之時,可以看到一輪旭日緩緩從華山一側升起,畫面上也逐漸出現了親切的人間煙火。與之同時,雞鳴狗吠,樹枝搖動,華山、鵲山青翠壯觀。

“站在這動態的名畫前,我仿佛置身於古城的北郊,不僅領略了華山、鵲山的風光,還仿佛在和古人進行精神上的對話,更對趙孟頫的原作心生無盡的敬畏。”一位山東藝術學院的青年教師對這樣的創意如此稱贊。

而“電影感”更為難得。在現場,許多觀眾沉浸式體驗后都表示,如果說原畫是一幅靜態的圖像,那麼“鵲華十二時”則講述了一段豐滿的“電影故事”,啟發了作品的內在,豐富了人們的聯想,講述著詩情畫意的生活,進而使得IP的內容和維度也得到了擴展。“我們甚至可以自由地想象,畫中人近日捕魚收成如何?遠處山間有多少煙火人家?甚至散放的牛群還要往哪裡‘漫步’……這些解讀都太有趣了。”一位市民在現場說。

畫作的厚度不止於人們肉眼所見。“鵲華十二時”還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諸城派古琴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高培芬與濟南青年音樂創作者李健聯袂,依據畫作自身意境,融合中西音樂特色,結合全景式沉浸體驗,原創音樂《鵲華秋色曲》,呈現出古今交融、虛實結合、“五感互動”的獨特體驗。

“創意+技術”的山東高度

顯然,用“十二時辰”的概念,讓“鵲華秋色”動起來,是“鵲華十二時”的最大亮點。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會長、山東泉韻文化創意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美華告訴記者,這是策劃團隊、創意團隊、設計團隊、技術團隊、文創團隊合力系統工作下,萌生的創意。“我們想用時間拓展空間。有了拉長的時間線,實際也拉長了古畫的縱深感。庚辰交替,也讓作品有了合理‘變化’的可能。我們用此來做核心線索,也就拓展出了一個豐滿的‘鵲華宇宙’。”

有了創意,還需要強大的科技元素注入。在當下的各類藝術創作中,高科技技術手段和現代媒介的“加持”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在傳統文化的活化、創新方面,在保留原始形態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再提升發展為現代IP,這整個過程,絕對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持。數字化、智能化的操作,對創作者們來說,可以“大開腦洞”,對受眾來說,不斷突破原有的認知邊界、帶來驚喜連連。孫美華對記者說,數字化這個過程,非常耗時耗力,整個團隊歷時近一年,全身心創作,把趙孟頫原畫裡邊的每一筆都通過數字軟件進行細致“處理”,才使畫面能夠隨視覺感官順暢地“展開”。而部分重點圖像,如黃羊、茅屋、漁夫等則需要重新建模,在此基礎上進行立體化的創作,使其視覺上更為豐滿,並能夠形成視角在畫作中的流動、轉移,從而生動演繹出晝出夜伏、晨耕暮漁的“一日鵲華生活”。

“鵲華十二時”是基於《鵲華秋色圖》本身的意境進行數字化處理,包括衍生出它的故事。所以,要在此基礎上對經典畫作進行二度創作,原作中每一處的技術處理都要有一定的依據,不能憑空想象、任意修改,更要保留並進一步拓展其濃厚的人文氣息。這就要求,從每一個人到每一棵草,都得進行大量的工作投入。“其實在趙孟頫原畫作中,沒有進行‘十二時’時間概念的表達,所以在開展拍攝時,創作團隊採用了延時拍攝的手法,不僅限於傳統的畫作中景色的再現與描繪,而且創新性地對當下日新月異的濟南晝夜美景進行一定程度地呈現。經過數月的拍攝后,就把現代化的濟南與趙孟頫的畫作中的美景進行了對比展現,這也算是我們團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結合。”孫美華說。秉承“細節決定品質”的理念,在后期展示過程中,主創人員還採用了高流明投影設備,力求呈現最佳的沉浸式體驗效果。此外,為了能確保觀眾使用現代智能設備觀看獲得最佳觀感,“鵲華十二時”又編輯制作豎版短視頻內容,這一番番“神操作”下來,令這個產品立馬整體、立體起來,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也在古與今、藝術與科技間巧妙、自如地轉換。

孫美華對該作品的音樂創作也津津樂道。“兩個不同的音樂創作團隊與數字技術團隊進行了太多次碰撞磨合,方才創作出了能夠呈現古典畫作歷史感與厚重感的音樂旋律,全力讓每一個音樂的節點體現出對應的故事性。因為考慮到趙孟頫本身精通古琴,我們還選擇用古琴做該音樂的主旋律,同時搭配吹簫,既呼應了趙孟頫本人的興趣愛好,又形成一種古韻十足的‘琴簫和鳴’的雅致。”

讓更多文創IP

獲得天時地利人和

數字化IP,核心在於創意與技術。“鵲華十二時”的成功,體現出山東省在這一領域所能達到的高度,對於山東省相關創新發展,既積累了經驗,也增強了信心。

文創IP打造的目的,既在於傳統文化的高質量傳播,更在於現代消費的高品質供給,因此在進行IP塑造的同時,籌劃IP的轉化與應用,使之成為所在區域的標志式文化項目,才是“鵲華十二時”雄心所在。

孫美華告訴記者,“我們絕不止於提供沉浸性體驗的文化產品。更希望借助技術,放大、凸顯文化創意的市場價值,促進創作的不斷迭代、更新。首先要緊緊地依靠城市的特色和特點,緊緊依托優秀傳統的文化根基,繼而融合當下的產業,為之注入新的活力。所以在進行創作之前,我們整個創作團隊從旅游層面以及生活層面,甚至民眾的文化消費力、消費觀方面,都做了深度的、全面的調研。在此基礎上開發產品,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方向和受眾口味。”孫美華說,此次“鵲華十二時”能廣受好評,既因為它過硬的水平,同時也充分考慮了轉化與應用。它在秋日推出、在濟南推出、在網紅景點推出,也恰好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這樣的文化創意產品,對濟南城市品牌形象推廣、數字文創產業拉動均有極大的裨益。它投射出優秀傳統文創IP打造的廣闊前景。其既可以轉化落地為生活化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人們日常的文化消費和個性需求,又可以同特定景區景點結合,豐富景區景點的旅游產品供給,更彰顯出其應用場景極大的想象空間。”有業內專家指出。

當前,無論是河南衛視“奇妙游”系列在年輕群體中的廣受追捧,亦或是“新國潮文創”中式審美的方興未艾,都說明傳統文化通過與創意設計的融合、與現代媒介的連接,正在不斷激發其內在的“再生”活力。國內各個城市也相繼推出數字沉浸式的文化展覽,像北京梵高展,採用360度全息全景視頻影像技術,還原梵高的超過200幅畫作,運用燈光、音樂、沉浸式影像、VR交互體驗、投射映像等技術手段與參觀者建立互動……這也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齊魯文化數字文創生發出蓬勃生機的可能。

不過,酒香也怕巷子深。讓文創產品成為大IP,亟須的是卓有成效的推廣手段。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的建成,就樹立了一個頗為顯眼的標杆。與戈壁渾然一體的建筑,核心展示內容為“數字敦煌”與“虛擬洞窟”,借助當代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展示手段,向觀眾呈現敦煌莫高窟絢麗多彩的石窟藝術經典與氣勢恢宏的歷史文化背景,使觀眾在進入洞窟之前就能與敦煌莫高窟進行全方位、近距離的“親密接觸”,該中心還循環播放介紹敦煌莫高窟歷史文化背景的主題電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精美石窟藝術的球幕電影《夢幻佛宮》,精美的塑像觸手可及,絢麗的壁畫近在咫尺,這種沉浸式體驗的展覽效果一度震驚中外。而敦煌研究院還實施了“窟內文物窟外看”智能化虛擬體驗項目,相繼推出《敦煌歲時節令》《字在敦煌》《一事一生·一人一窟》等數字媒體品牌,“線上弘揚”令2020年全媒體平台瀏覽量達2.35億人次,訪客覆蓋120個國家(地區)。

文創項目本身就有“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天然屬性,作為文化大省的山東,作為底蘊深厚的泉城濟南,也應當做這類的探索和嘗試。比如場館、展會,對於一個文化IP的推廣、成長意義重大。設計感強的展館,是相關產品成長的最佳土壤,建好它們的同時再用極富山東特色的活動豐富其內涵,輔之以活潑生動的線上程序互動、短視頻介紹,會令其走近更多人的視野,讓產品在與大眾的交流過程中實現深化和提升。

“這當然需要合力推動。”孫美華坦言,“正是基於第二屆的文旅博覽會,為我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基於山東省文化旅游廳文化惠民消費季推出的齊魯IP創意節,給了‘鵲華十二時’一個展示的機會。這樣的機會越大越好,越多越好。”

唯有讓更多創意IP獲得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助力優秀的傳統文創作品走出固有的圈層,繼而以更加符合年輕人解讀和理解的方式,在齊魯大地這片文化的沃土上重新繁榮綻放。(田可新)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第十七期山東干部講堂開講
  第十七期山東干部講堂開講 劉家義李干杰出席 9月25日下午,第十七期山東干部講堂在濟南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受邀作報告。…
劉家義李干杰會見出席中國企業論壇嘉賓
  9月23日下午,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在山東大廈會見了出席中國企業論壇的部分嘉賓代表。 劉家義、李干杰對客人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將於9月26日至30日召開
  9月24日,記者從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將於9月26日至30日在濟南召開。本次會議將舉行3次全體會議,5次分組會議和1次聯組會議,擬提請審議4件法規草案修改稿,6件法規及決定草案,審查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報批的7件地方性法規並作出相應的決定,聽取審議有關執法檢查報告,聽取審議有關專項工作報告,審查有關方案並作出相應決議,審議人事任免案,印發有關材料等。…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舉行
  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舉行,19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劉家義講話並宣布項目開工 李干杰主持 9月18日上午,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濟南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總結工作、開工項目,凝聚共識、真抓實干,奮力譜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山東篇。…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9月17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考察陝西榆林、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三次會晤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際糧食減損大會重要賀信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