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如何引好“千條線”、穿好“一根針”?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對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和安排。
互聯網時代,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依托市域治理的“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基層“一體化”治理平台,提升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對於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推動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基層減負,為治理增能
我國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維護穩定的根基在基層,改善民生的依托在基層。
長期以來,街鎮、社區形成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工作機制,使不少基層干部陷入大量報表、數據、多頭報送、文山會海和工作微信叢林之中,成為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隨著時間推移,基層存在的諸多民生難題正逐漸浮現,居民養老、老舊小區管理難等突出問題亟待破解。就養老而言,目前我國養老需求結構呈現“9073”形態(即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供需結構化失衡日益嚴重,勢必會給基層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不僅是大勢所趨,而且勢在必行。
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可以有效為基層減負增能。通過搭建基層智慧治理平台優化工作流程,減環節、減材料,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數據歸集和信息共享,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走到群眾中間。通過大數據分析精准了解、預測群眾的需求、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動態評估、精准處置,實現基層治理精細化。通過“互聯網+養老”可以實時掌握居家老人的生活動態和生理指標,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家人、社區干部和醫療機構,為社區養老提供智慧支持。另外,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及AI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利於革除條塊分割、街鎮權責倒挂、政社不分、社區行政化、群眾參與不充分等弊端,促進行政組織扁平化,促進政府治理、社會調節、社區自治良性循環,實現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構建“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一體化治理平台
讓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取得理想成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一體化”治理平台,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走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走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
樹立整體性治理理念。提升基層智慧治理能力,首要問題是破解政府系統部門割據、信息壁壘和信息煙囪等難題,讓數據互聯互通,多元主體主動協同,為基層治理增智賦能。
堅持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導向。運用互聯網用戶思維和應用場景設計理念規劃設計基層智慧治理平台,為人民群眾提供簡潔好用的智慧化工具﹔構建“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一體化治理平台,為街鎮和社區賦權增能,提升人民群眾在智慧化治理中的獲得感。突出智慧治理的普惠性,消除數字鴻溝,防止殘障人士、數字技能缺失的人員被數字化排斥,同時尊重老年人習慣,推行適老化和無障礙信息服務,保留必要的線下窗口。
提升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一體化治理平台是關鍵。要建立萬物互聯的感知系統,提升智慧獲取信息的能力,形成基層治理的“千裡眼”“順風耳”,依托平台數據匯聚中心數據分析,提升風險即刻感知能力和智能預警能力。要建立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思考”系統,提高基層科學決策能力,依托大數據平台,實現立體感知、互動開放、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為不同應用場景提供解決方案。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提供有溫度的服務,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實現跨區域通辦、一城通辦,促進內部管理和外部服務提速,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居民生活提供智慧便捷的全時服務,讓百姓宜業宜居﹔基於“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實現業務匯聚和數據融合,讓街鎮和社區從台賬和表格中解脫出來,為街鎮和社區減負增效。
協同解決群眾的“身邊事”
標准規范是基層智慧化有序治理的基礎,要構建基層智慧治理的標准規范體系。基層智慧治理平台標准規范體系建設,要以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往基層延伸為依托,堅持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在基層智慧治理平台框架、數據、應用、運營、安全、管理等國家統一標准規范的基礎上,制定具有基層特點的標准規范,滿足基層治理的特殊需求。
建立基層智慧治理咨詢投訴體系。咨詢投訴體系是打通基層智慧治理“最初一公裡”和“最后一公裡”堵點的推進器。與智慧化12345熱線聯通,形成上下覆蓋、部門聯動、標准統一的政務服務咨詢投訴體系,接受群眾對城市管理、社區治理、民生服務、社會安全等方面的建議、監督、評價和投訴,通過在線受理、轉辦、督辦、反饋,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並通過12345微信小程序掌握辦理進度,保障基層智慧治理始終與便民、利民的旨歸同向。
建立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互聯網和大數據是基層智慧治理能力的載體。互聯網承載的大數據因具有資源價值,數據越聚集、越集中越容易受到網絡黑客的攻擊﹔同時,物聯網打通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從而導致智慧治理平台脆弱性增大。因此,必須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防護體系。通過採用安全可靠的網絡設施、設備和應用程序,健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標准,健全數字安全管理體系,強化數據災備,按照《個人信息安全規范》要求,制定個人信息安全採集和管理制度。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隊伍建設,建立多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制訂完善應急預案,提升網絡安全預防、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基層智慧化治理平台平穩高效安全運行壘厚防火牆。
深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改革,為基層智慧治理提供靈活高效的體制支撐。基層智慧治理平台是比照現實態的治理體系,借助於互聯網擬制的治理系統,這個系統的運行受制於現實態的治理體制。基層智慧治理能力高水平的釋放,必須改革現實態治理體系的積弊。重點是強化街鎮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務職能,突出街鎮在行使職能過程中的綜合協調作用,賦予街鎮對部門的召集權、考核權和人事建議權,將“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落到實處,推動“塊塊圍著條條轉”向“條條圍著塊塊轉”的轉變,促進街鎮與職能部門協同解決群眾的身邊事。
[作者:昌業雲,單位:濟南市委黨校(行政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
- 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 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努力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上取得新成效 8月9日上午,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聽取有關情況匯報,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干杰講話,王書堅、劉強、汲斌昌和領導小組成員出席。…
- 山東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 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搭建平台健全機制創新制度抓住項目 推動上合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8月6日上午,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一帶一路”建設、上合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論述,聽取上合示范區建設和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李干杰、劉強、汲斌昌、趙豪志和領導小組成員出席。…
- 山東省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
- 省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 從嚴從緊從實從細從快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劉家義講話 李干杰出席 8月4日下午,省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聽取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