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傳承百年的盞盞豆面燈祈盼人壽年豐

【查看原圖】
一對牛形豆面燈。(攝影:董志剛)
一對牛形豆面燈。(攝影:董志剛)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1年02月18日16:06

人民網青島2月18日電(劉祺)春節已過,元宵節將至。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田橫島一帶的漁家人就有用黃豆面捏豆面燈慶元宵的習俗。

據《膠澳志》記載:“上元蒸面做燈,注油點之,視其燼花以佔五谷豐歉,曰燈花。所謂“豆面燈”,就是用黃豆面捏成形態各異的面塑,面塑頂端或背上捏一小碗,內插燈芯,倒入豆油。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點燃豆面燈,一些放在屋內、院落、大門口等不同位置,一些擺放在家裡供桌上供奉祖先,這不僅寄托著人們濃厚的鄉情,也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祈盼,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

各式各樣的豆面燈寓意吉祥美好,其制作工藝也特別講究。做一盞豆面燈,要用上一年新打的黃豆磨成面粉,用清水摻和豆面反復揉成面團,使其柔韌筋道,之后塑型、風干、上色、上釉,最后在燈盞內插上一根當地山上特有的草木,並纏以棉絮做燈芯,倒入豆油,一盞活靈活現的豆面燈就做好了。因豆面有油性,做好之后放在那裡又亮又好看,不裂也不壞,干了以后抹上油就可以擺放很長時間。

“田橫島及周邊村庄,漁家人從正月初六便開始著手制作豆面燈,這邊的元宵節從正月十四就開始了。”據青島市即墨區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旅游電商辦江志一介紹,臨近中午,村民們都會擺放好精心制作的豆面燈,等到正月十五傍晚點亮面燈,一直放到正月十六才會收起來,等到二月初二再配著蔬菜一起燉炒,成為可口的佳肴。

在青島即墨,正月十五元宵節制作豆面燈的習俗已經傳承了三百多年,成為當地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豆面燈越來越豐富喜慶,越來越多姿多彩,伴隨著時代變遷,一盞盞豆面燈成了當地漁家文化的特有標識。

分享到: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