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之水,澤被萬物。
去年以來,臨沂圍繞“讓全市農民群眾兩年內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的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創新推行農村供水市場化、規模化、專業化思路,全面深化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長效管理體制,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並取得了階段性良好成效。到2020年底,全市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率、供水保証率分別達到了98.14%、93.15%、99.28%,較攻堅行動開展前,分別提升了17.12%、40.15%、8.26%,農村飲水安全各項指標得到了全面提升。
攻堅克難,農村供水邁向市場化
去年,臨沂市將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承諾事項、“20項民生實事”。全市計劃投資55.92億元,共涉及5109個自然村、458.33萬人的建設任務,各縣區面臨工程點多面廣、施工難度大、資金籌措困難等情況。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順利完成攻堅任務,成為擺在臨沂各縣區面前的頭等大事。
走市場化道路,這是臨沂市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破解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難題,探索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步。臨沂各縣區將國有集體資產整合劃入國有公益性供水公司,由其作為投資運營主體,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
2019年,臨沂市沂水縣國有浚源水務有限公司被確定為農村飲水兩年攻堅行動的建設主體,臨沂市蒙陰縣組建城投水務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維護和運營,邁出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市場化”的第一步。被確定為農村飲水兩年攻堅行動的建設主體后,為破解資金難題,這些單位積極申請貸款,很好地解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問題,為下一步飲水安全兩年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
“可以說取得這一實質性進展,更是驗証了農村供水必須走市場化這條道路。”臨沂市水利局工會主任李劍中介紹說。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的推動下,臨沂市農村飲水工程由過去的政府投資、管理轉變為如今的市、縣具有市場主體資格和相關資質的國有公司或國有資產控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投資運營,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監管的新格局。
飲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把農村供水推向市場,不僅有效解決了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更有效解決了投資收益不平衡、后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真抓實干,城鄉供水“一張網”實現規模化
在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東嶺村,一年前村民還需要到村裡的集中供水點取水吃,現在這樣的場景一去不復返。自去年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以來,河東區新鋪設2條主管線,建設395個村庄的“戶戶通”工程,構建起了“一縱七橫三環網”的供水水網。
在臨沂市的蘭山、羅庄區,這兩個區利用2019年、2020年兩年時間,對所有未通自來水的村居實施自來水入戶工程。
在臨沂市臨沭縣沙埠店子村村民杜樹剛家裡,打開水龍頭,看著清冽的自來水涓涓流出,老杜高興地告訴記者:“俺家的自來水可干淨了,是從縣城的管網流出來的,喝著真放心。”和縣城共享“吃水一張網”,這樣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在沂南縣也在逐步實現。
……
兩年來,臨沂市各縣區的農村供水規模化逐步實現,目前全市規模集中供水率達到93%。
據了解,在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中,臨沂市為實現農村供水規模化、城鄉供水一張網,實行了擴水源、擴水網、擴水廠“三擴”工程,最大限度發揮規模效益。擴水源,主要採取現有水源地擴容、新建水源工程等方式,實現多水源地聯合調度、互為補充,提高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擴水網,以原有骨干水網為依托,通過改、擴、建、並、聯等措施,延伸水網管線,擴大水網覆蓋面,對臨沭、蘭陵等平原縣區,打造“一縣一網”供水格局。擴水廠,規劃建設適當數量規模以上水廠,適當擴建現有“千村萬人”水廠,逐步取締、關停規模以上水網已覆蓋的小型水廠和單村供水工程,擴大規模供水覆蓋人口。
勇敢擔當,農村供水管理服務專業化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是在我市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中的另一大亮點,這極大地提升了農村供水的專業化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
在費縣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中,該縣選配了一名具有城市供水、供熱等建設及管理經驗的正科級干部,擔任負責農村供水管理服務的和源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並招聘3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農村飲水工程的后期管理與維護。莒南縣為進一步提升供水服務水平、加強供水設施管理、降低管網漏失率,實行了集“公司—片區—村社”於一體的網格化管理,完善了水表查抄、供水設施巡視、日常檢漏、用戶服務、統計建檔、總分表測算及分析等工作。
以上這些都是臨沂各縣區在實現農村供水管理服務專業化的一些有益探索。同時,為更方便管理,全市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充分利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依托“互聯網+”,實現工程運行、水質水量以及用戶用水等情況的數字化監控,既方便了群眾,也降低了人員成本,打造了“管理更精准、運行更高效、服務更便捷”的現代化農村供水管理體制。
在臨沂市郯城縣歸昌水廠的全縣農村飲水安全信息監管平台上,實時顯示著全縣10個水廠的水質、主管網運行、用水戶水費收繳等情況。全縣7.21萬戶用水戶全部採用智能遠傳水表,數據實時監控。在平邑縣,一年內15萬塊智能化水表全部安裝完成,連接著千家萬戶。用水戶可採用網上銀行、微信、支付寶等方式繳費,和城市一樣實現足不出戶喝上“放心水”。
截至目前,臨沂市建成縣級農村供水監督管理平台10處,安裝智能水表100萬余塊,正逐步實現“互聯網+農村飲水安全”的新模式。
不落一人,農村貧困群眾吃水更安全
“隻要輕輕擰開水龍頭,就能用上干淨、衛生的自來水,24小時都有水,又清又甜,真好!”臨沂市蘭陵縣下村鄉玉橋村貧困戶張懷蘭在水龍頭下邊洗碗邊高興地說。
在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中,蘭陵縣實行“發現一戶,解決一戶,清零一戶”的行動方針,強力推進全縣138個省定貧困村、24個庫區村的工程建設。
蘭陵縣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攻堅決心,是臨沂市聚力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落實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自開展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以來,特別是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后,臨沂市將貧困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作為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全面提升了全市1275個貧困村(包括庫區貧困村),392827戶、739085名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水平。
在保障農村貧困戶吃水問題上,臨沂市各縣區還根據自身條件實行了貧困戶減免政策。對脫貧享受政策未通自來水貧困戶,全部入戶費用按照一定標准予以減免,減免費用從兩年攻堅建設資金中支付﹔對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貧困家庭用水給予每月免費用水2—3立方米的補助。如費縣明確農村居民中享受政策的貧困戶,原則上每人每月補貼2立方米的水費﹔河東區財政安排專項經費,每個月免費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充值3立方米自來水﹔郯城制定了貧困戶用水優惠政策,每個月免費使用2立方米自來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圍繞讓全市農民群眾兩年內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的目標,下一步,臨沂市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壓緊責任,強化長效機制,繼續健全完善水源安全供給體系、企業運營管理體系、服務指導保障體系、供水應急保障體系和政府監督管理體系,實現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群眾長期受益。(圖/文 張國蕊 李超 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