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本网特别关注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

山东威海:成山民宿兴村,菱角湾红果富民

李子悦
2025年11月26日08:49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初冬的荣成成山镇,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拂过海岸。布鲁威斯号静静卧在碧波中,斑驳船身倒映在湛蓝的海面上;废弃厂房改造的咖啡厅内,游客李女士正在拍摄视频分享她的旅行体验:“刷到抖音就被这‘海岸遗珠’吸引了,来了以后发现配套很完善,停车场、卫生间一应俱全,还能住在附近的海景民宿里,这趟旅程太值了!”

荣成市布鲁威斯号。 李子悦 摄

荣成市布鲁威斯号。 人民网 李子悦摄

2022年,这艘轮船因台风搁浅意外走红,却处于“流量来了难留住”的窘境。“刚走红时客流量暴增,基础设施却跟不上,停车难,游客想找个卫生间都得跑老远”荣成市成山镇党委副书记薛浩回忆起当初的场景,仍感慨不已。如今通过片区化统筹,不仅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更盘活闲置资产形成“布鲁威斯号”商圈,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

过去,成山镇各村是一个个小渔村,依靠近海养殖发展第一产业;如今,依托区位文旅优势,成山镇盘活各村闲置房屋,发展起民宿产业。

成山镇礼村民宿。 李子悦 摄

成山镇礼村民宿。 人民网 李子悦摄

“以前各村‘单打独斗’,资源分散难成气候;现在片区‘攥指成拳’,闲置资产都变成了‘香饽饽’。”薛浩指着墙上的“资产资源图”与“村情地图”介绍。“好运成山”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覆盖10个行政村,通过资产资源图和村情地图,摸清家底底数,因地制宜融入到文旅区域块状经济中,目前已带动15个村集体吃上“旅游饭”。

通过村企合作、村级投资、村村联合三种模式,该片区盘活140余套闲置房屋,建成精品民宿集群,构建“住游购”融合发展机制。为规范民宿发展,创新成立成山镇民宿发展联盟,强化联盟对民宿的监管引导作用,形成民宿有联盟背书、平台有利润抽成、政府有监管抓手的“三赢”局面。

“我把老房交给村集体运营,每年拿3万元租金,还能在民宿当保洁,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王大姐的笑容里满是幸福。 据介绍,2025年成山镇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带动所有村居集体收入过10万元,昔日小渔村彻底“焕新颜”。

环翠区菱角湾片区同样以跨村联建激活发展动能。14个行政村打破行政界限,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区域联动机制,推行“强村带弱村、抱团促共富”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让乡村产业更兴旺、村民生活更富足。

走进菱角湾七彩生态农业产业公园,北美冬青红果满枝、连接成片,一派喜气洋洋。“这红果寓意‘火红兴旺’,是年宵花‘顶流’,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威海七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丛群拿起一支北美冬青,颗颗饱满鲜亮的果实缀满枝条。分拣车间内,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按枝条长度、果径大小分级打包,这些鲜切枝将销往全国市场。

北美冬青盆栽。 李子悦 摄

北美冬青盆栽。 人民网 李子悦摄

北美冬青等冷凉植物的种植带领乡亲们敲开了“致富门”,实现了“家门口就业”。50岁的村民李大姐正给冬青盆栽修剪枝叶,剪刀起落间,造型规整的盆栽渐次成型:“在园区上班,每月工资三四千,离家就1公里,照顾老人孩子两不误。”像李大姐这样的村民有300余人,人均年增收3-5万元。

车间工人正在打包北美冬青。 李子悦 摄

车间工人正在打包北美冬青。 人民网 李子悦摄

片区创新推出“共富公司”运作机制,通过统筹整合闲置资源,累计流转土地1900亩、盘活闲置房屋240间,建成中草药、高端果业、冷凉植物3个千亩级农业共富项目,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我们辐射带动附近42个村的产业公园,每个村年均增收近15万元,把‘冷资源’变成了‘热产业’。”丛群介绍道。

“以前土地零散,自己种地收入低;现在流转出去,每年都能收租金,我还能来园区打工,收入翻了一番!”村民王大爷算起增收账,满脸笑容。

产业兴旺催生教育赋能的创新实践,让城乡融合更有温度。总投资4500万元的东南乡景区内,有红色记忆的传承、烟火气息的延续、非遗文化的焕新。走进红色展馆,沿着桥头镇501名烈士事迹的脉络,赓续红色精神;盘活的闲置民房里,“老家羊汤馆”飘出浓郁香气,是东南乡人的“乡愁味道”;非遗展馆内,汇集了锡镶、陶瓷、皮影、草编等20余位代表性传承人,老手艺在此焕发新生。

环翠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坐落于此,基地占地230亩,单日可容纳1000名学生食宿。“在这里能学攀岩、体验农耕、听红色故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体验不到的。”一名正在攀岩馆练习的学生兴奋地说。

研学学生正在练习攀岩。 李子悦 摄

研学学生正在练习攀岩。 人民网 李子悦摄

“自2023年运营以来,我们已承接研学活动2.1万人次,带动120余名村民就业。”山东菱角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铮介绍,基地将“红色东南乡”“乡忆南子城”“现代苹果园”等元素融入课程,打造“学在田间、游在景中、创在链上”的研学模式。既让城市学生走进乡村、了解农业,也让乡村资源对接市场、实现价值提升,成为连接城乡的“共富纽带”。

胶东半岛,山海相拥。威海荣成“好运成山”片区的布鲁威斯号旁,海波荡漾,海鸥翩跹,游客们举起相机定格独特景致;环翠菱角湾片区的七彩生态农业产业公园内,红彤彤的北美冬青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打包,将这份“火红”发往全国各地……威海的片区化实践,正让越来越多的乡村焕发新生机,也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在山海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编:公雪、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