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抢收忙 烘干保粮安
潍坊市峡山区多点发力护航“三秋”生产

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给“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峡山区迅速行动,调动全区资源投入抗雨抢收工作,通过农机调度、全链条烘干服务和科学技术指导等措施,全力守护农民的“粮袋子”,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太保庄街道东下坡村,阴云密布的天空下,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在泥泞的田地里轰鸣作响,这是农民与时间赛跑的战场。“受阴雨天气影响,现在田间土壤湿黏,普通轮式收割机难以进地作业。”太保庄街道孙家庄子社区东下坡村党支部书记方存德介绍说,面对这一困境,街道与社区迅速响应,紧急协调了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进村作业,为村民及时收割粮食保驾护航。
这种被村民称为“防滑坦克”的农机,凭借加宽履带增大接地面积,在泥泞地块如履平地,一小时可收获数亩玉米,有效解决了“湿田难收”的问题。“以前靠人工抢收,一天顶多收一亩,现在机器一响,几亩地的玉米很快就收完了,社区真是帮了大忙!”看着金灿灿的玉米源源不断倒入车斗,村民们的愁容换成了笑容。
粮食抢收上来,烘干储存是关键。在岞山街道合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烘干塔正24小时连轴转,刚收割的湿玉米经提升机送入烘干塔,通过循环干燥、冷却等工序,水分含量被精准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从源头上避免霉变损耗。合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华波介绍,受阴雨天气影响,玉米收获后无法自然晾晒,烘干设备成了“救命设备”,不仅能处理自有种植基地的玉米,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收粮、代烘服务,单日烘干体量可达120吨。
“三秋”生产关乎粮食安全,峡山区早部署、快行动。针对持续阴雨天气,一方面强化农机供需对接,公布履带式收割机分布及联系信息,协调跨区作业机械增援,确保湿田抢收“不断档”;另一方面组织农经服务队深入一线,对村委大院、文化广场、闲置校舍、企业院坪等可利用场地进行“拉网式”摸排,累计登记晾晒面积66万平方米,可同时满足1.5万吨玉米摊晾需求。从田间抢收到晾晒保障,全链条的服务与保障,让秋粮归仓的底气更足。
目前,峡山区履带式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农机装备火力全开,抢收、烘干、整地等工序有序衔接。峡山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天气与农情变化,优化服务保障,全力推动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确保秋粮稳产保值。(王建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