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能绘共富新篇
——河口烟草助力颐正新村打造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颐正新村的田野,银白色的智慧方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农机合作社的大型收割机已轰鸣着驶向田间,标准化大棚里,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这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画卷,记录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携手帮扶村颐正新村,以低碳智慧方舱、农机合作社、标准大棚三大产业为抓手,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坚实足迹。
智慧方舱:低碳科技赋能产业新形态
低碳智慧蘑菇方舱内部
在颐正新村的产业园区内,一排现代化的低碳智慧方舱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看似集装箱的方舱,内部却别有洞天:环境控制系统精准调节温湿度,LED植物生长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源,无土栽培技术让菌类在营养液中茁壮成长。
“这是我们引进的低碳智慧方舱项目,它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可以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而且节水节肥,几乎零污染。”驻村第一书记李国军向参观者介绍道。该项目是河口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联合社区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后,协助村里引入的重点科技农业项目。
面对初期村民的疑虑,社区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进行项目考察,并邀请技术专家驻村培训。同时,积极协调解决电力扩容、网络覆盖等基础设施问题。目前,该项目预计可解决周边10余人次就业,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约5万元,让“小蘑菇”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伞”。
农机合作社:共享服务降本提效促增收
驻村第一书记李国军(右一)查看农机运行情况
与此同时,颐正新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办得风生水起。宽阔的场院里,大型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一应俱全。
“过去一家一户买农机,成本高、利用率低,现在好了,合作社啥机器都有,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地头!”种粮大户老李对合作社赞不绝口。
此前,土地零散、劳动力老龄化、耕种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着颐正新村农业发展。河口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整合帮扶资金,帮助购进农机设备并成立合作社,不仅为本村农户提供低于市场价的“一条龙”托管服务,还将业务辐射到周边乡村。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6套,年作业面积达2000余亩地,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标准大棚:转型升级传统农业焕新生
驻村第一书记李国军(左一)与农户在大棚内开展助农直播
“以前都是土棚子,看天吃饭,产量没保证。现在这新大棚,有卷帘机、有滴灌、还有防虫网,冬天保温好,夏天能降温,一年能多种一茬菜!”正在大棚里忙碌的菜农张大姐高兴地算着收入账,“今年光是黄瓜,就比去年多赚了三分之一!”
除了高科技的方舱和现代化的农机,颐正新村传统的蔬菜种植业也通过标准化大棚实现了转型升级。社区通过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定期驻村指导,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帮助农户选择市场畅销的品种,并积极对接大型商超和批发市场,解决销售难题。目前,示范区大棚每亩年均效益超过2000元,带动64户农户实现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愿意种地的老把式有活干、有效益,也让向往高科技的年轻人有平台、有奔头,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河口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第一书记李国军道出了帮扶理念。
从对传统农业的提质增效,到对现代科技的积极探索,再到社会化服务的全面覆盖,河口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通过精准施策、多元发力,助力颐正新村构建起了富有韧性和活力的乡村产业体系。如今,产业的兴旺带来了人心的凝聚、乡村的活力,颐正新村通往共同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李浩然、李国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