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日报 | 烟台长岛:海洋碳汇,绿色养殖添底气

2025年07月30日09: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因地制宜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咱这儿的碳汇能生金

编者按: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各地发挥碳汇价值,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把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动能。

山东烟台长岛

海洋碳汇,绿色养殖添底气

本报记者  王  者

  在山东烟台长岛孙家村渔港,一艘运输船满载着人工鱼礁驶向大海。

  布设人工鱼礁,藻类附着生长,聚集鱼群……近年来,“固藻集鱼”养殖模式在长岛推行开来。“我们在海域投放了12余万空方人工鱼礁,增殖了50万株大叶藻、马尾藻等海草,形成了规模化的海草床生态系统。”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孙成伟介绍,这些海草床年固碳量超过280吨。

  “固藻集鱼”养殖模式既绿色又低碳。几年前,村集体入股的东源海洋牧场提质升级,需要把更多人工鱼礁投放到所属海域,资金缺口怎么办?“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提供了解决方案。

  “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是长岛农商银行针对海洋藻类、养殖品推出的一款绿色金融产品。“海草床、海藻场每年固碳量产生的远期收益权可以作为质押进行贷款,这笔碳汇贷款资金解了燃眉之急。”孙家村负责海洋牧场的技术人员肖圣志介绍。

  “固藻集鱼”模式继续推广,不断扩大的海草床、海藻场,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还能为鱼类提供产卵和栖息场所,修复区域渔业资源。随着海草床修复成效逐步显现,东源海洋牧场天然海藻场面积也在扩大,底播海参等苗种累计投入300万元,形成了立体生态链。

  “我们还用碳汇贷款资金对海洋牧场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孙成伟说,通过水下监测设备实时追踪生态数据,实现精准养殖。“改造之后,东源海洋牧场投放的80万尾褐牙鲆鱼苗,存活率较传统养殖提升30%,年捕捞量增加至1000吨。”肖圣志说。

  村集体从东源海洋牧场的收益中累计获得分红754.6万元,带动村民每年户均增收约8000元……碳汇贷助力孙家村形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对海草床、海藻场碳汇价值进行量化,将远期收益权质押融资,孙家村的故事,正是海洋碳汇价值实现的一个缩影。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0日 14 版)

(责编:贾晓宇、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