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山东各地

小市场托起大民生!

潍坊峡山区“三维联动”破难题 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

2025年07月11日14:01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近日,郑公街道“潍水右岸果蔬联盟”交易市场正式挂牌营业,市场内一派繁忙景象,“以前卖桃要自己找销路,现在合作社帮忙联系收购商到家门口统一收购,不用多跑腿,价格也合理,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后店西村村民宿大哥高兴地说。这样暖心的场景,只是峡山区农产品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峡山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4个街道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农产品交易市场现状,针对性提出建设意见,推动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范提升现有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在调研中发现,大圈村樱桃市场存在基础设施老旧、管理缺位等问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与街办沟通协作,分类施策,充分利用上级扶持政策,对沿街商铺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同时,通过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联动合作,推动形成区域性樱桃产业集聚效应,既提升了本地樱桃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又增强了价格优势,为农户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针对大西邵村蒜黄批发市场存在的种植分散、管理困难、季节性明显等问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该村成立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抱团发展”模式实现规范化运营,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局面,确保产品质量和价格体系的一致性;同时实行农资集中采购,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规范提升,大圈村樱桃市场今年交易额预计突破1亿元,将成为区域农业名片;大西邵村分散农户市场实现统一管理,交易效率显著提升,年交易额将超3500万元。

科学选址规划,建成运营交易市场。针对郑公街道农产品交易分散化、无统一购销市场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与街道办科学谋划,充分利用闲置院落资源,共同推动建设了“潍水右岸果蔬联盟”交易市场。该市场作为专业水果交易平台,占地约100平方米,采取季节性开市模式。近期正值桃子上市旺季,春雪、突围等品种日交易额达2万元,吸引了周边四五个村的农户集中交易。

“郑公街道以前是有千亩桃园的,但因为当地没有市场,需要花费两小时到镇上卖桃,还常常被杀价,果农种植意愿大幅下降。前段时间社区组织前往安丘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我们决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动对接安丘、吉林等地收购商到村收购,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经营、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为老百姓们切切实实的办些实事。”后店西村负责人李伯军说。

该市场的建成运营,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又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市场”的三维联动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本地农产品交易集中度大幅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丰富大姜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聚焦岞山街道大姜交易市场发展需求,指导市场科学规划专用停车区域,并与明美城服公司签订垃圾转运合同,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同时实施水循环改造工程,通过建设一二级沉淀池并定期清理维护,实现洗姜水循环利用,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难题。

在延长产业链方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助市场建成中试生产线,可生产姜泥、生姜柠檬茶等高附加值产品,并与王老吉、蜜雪冰城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市场监管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更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员’。我们将通过建机制、优服务、强监管,让农产品市场真正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桥梁’。”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勇表示,“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为全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许捷)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