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金融答卷——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全力护航夏粮收购

作为齐鲁粮仓的重要支柱,聊城市今年小麦播种面积约622万亩,预计总产达58.6亿斤,较往年稳中有升。做好当地夏粮收购工作对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农发行聊城市分行勇担政策使命,以金融为笔,以责任为墨,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为夏粮收购筑起坚实的资金后盾,让丰收的喜悦化作农民口袋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早”字当头织就金色保障网
据悉,今年聊城共投入2.1万余台农业机械开展麦收作业,采取“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烘干归仓”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抢抓农时加快进度。麦子收上来后,怎样卖个“放心粮”“舒心粮”是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该行将护航夏粮收购作为服务“三农”的头等大事,通过“三早”举措,为全市夏粮收购筑起坚实的资金保障,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丰收的田野。
谋事在先,“早部署”下好先手棋。初夏时节,即组织信贷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小麦长势,主动走访粮食主管部门,全面掌握播种面积、预计产量、商品粮量、市场价格预期及企业收购计划等第一手资料。同步与储备企业、经纪人、农户深入交流,认真研判市场形势与各方心理预期,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资金先行,“早筹划”备足弹药库。通过调研,该行预测辖内企业收购资金总需求约3.2亿元,贷款需求2.5亿元,明确7家收购企业为贷款支持对象,覆盖中储1家、地储6家,基本覆盖全市主要收储区域。5月底前,开通夏粮收购信贷审批绿色通道,高效完成辖区内10家粮食企业的评级授信工作,审批授信额度高达44.1亿元,提前做好资金准备,确保在收购“开秤”前,足额资金即可拨付至企业账户,真正做到“钱等粮”。
服务前置,“早行动”畅通快车道。建立市县行联动、前中后台协同的高效机制,及早落实信贷计划。大力推广网上银行、银企直联等非现金结算方式,保障收购资金调拨安全、高效、7*24小时不间断直达售粮农户,大幅提升支付效率和安全性。主动对接企业,动态掌握贷款发放、资金支付及收购进度,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对符合政策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夏粮收购贷款2.1亿元,支持收购小麦1亿斤。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快”字为要润泽千家万户
该行支持的山东聊粮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收购现场。
金黄的麦粒顺着传送带欢快地涌向粮仓,山东聊粮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的收购现场一派繁忙有序。与往年不同,一辆辆满载新麦的卡车驶入公司大门时,司机只需领取一张小小的IC卡,便开启了高效便捷的“一卡通”之旅。登记信息、扦样质检、过磅称重、卸粮复核、生成结算码单——全流程数字化贯通。“现在卖粮真是省心又放心!”东昌府区金郝庄的种粮大户谢大哥刚完成当天的交售,他身后满载新麦的卡车卸货完毕。谢大哥不仅是种了80多亩地、收获9万余斤小麦的“田秀才”,还经营着一个粮食收购点,将周边散户的粮食集中起来卖到聊粮公司。“头天卸车,第二天钱就稳稳当当打到卡上,这效率没得说!”他满意地表示,如今农民图省心,“粮下地头就变现”,很少在家存粮了。
这份“粮出手、钱到手”的踏实感,背后是该行“钱等粮”机制的精准发力与快速响应。该行紧密依托企业收购大数据,科学预判资金需求节奏,依据收储企业5-7天的实际支付量,提前将收购资金足额拨付至其专户,构筑起坚实高效的支付“蓄水池”,确保企业“手中有钱心不慌”,售粮农户“落袋为安笑开颜”。
速度源于制度保障,更见于服务温情。就在夏粮收购开秤前夕,山东东昌府国家粮食储备库因会计人员意外扭伤,贷款资料报送面临延误。关键时刻,该行直营业务部主动出击,驱车上门取件,全程跟踪协调,从提交资料到审批发放仅用3个工作日,有效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真没想到这么快!农发行这服务,没耽误咱收一粒粮!”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这“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生动实践,正是该行将“绿色通道”效能推向极致的缩影。从资金精准预拨到支付流程极简,从金融科技赋能到主动下沉服务,该行用实实在在的“快”行动,让丰收的喜悦及早化作万千农户指尖的温度,让每一粒承载汗水的麦子,都及时奔向它安稳的“归宿”。
仓廪实而天下安——“严”字筑基守护民生底线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确保“钱粮两清”的政治责任,护航夏粮收购不仅在于资金供应的“早”与“快”,更在于风险防控的“严”。今年,该行将科技赋能与坚守传统深度融合,织密织牢风险防控网络,为大国粮仓筑牢金融堤坝。
数字赋能,“屏上巡仓”筑起智慧防线。走进该行直营业务部,电脑屏幕上正实时跳动着全市重点储备粮库的动态数据。“这套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系统,是我们今年风险防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系统,客户经理坐在办公室即可清晰掌握各个储备仓的实时收购进度、入库数量变化乃至关键节点的视频影像,实现对库存异动和资金流向的“穿透式”监管。昔日依赖脚力的“月月查”,如今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监管的时效性与精准度得到了质的飞跃,真正做到了“粮在仓中储,数在屏上流,风险早预警”。
匠心坚守,“铁脚板”丈量责任底线。科技虽强,却从未取代农发行人扎根一线的“铁脚板”精神。在业务量最大、库存点最分散的市行直营业务部,2位临近退休的老信贷员的故事令人动容。面对新上线的库存巡查系统,他们从零开始学习操作流程,笔记做得密密麻麻,“年纪大了学新东西是慢点,但库点安全是大事,马虎不得!”每月,他们依然坚持跑遍城区所有承贷企业的每一个仓点,亲手核对台账、清点库存、检查粮情,将系统数据与实地实况反复印证。这风雨无阻的“月覆盖”,是他们用脚步丈量出的责任防线,是新老传承下不变的“严”字真经。
周密部署,“高频次”巡查全域覆盖。夏收期间,风险防控须臾不可放松,该行加大库存巡查频率。全市8家分支机构闻令而动,信贷人员顶烈日、冒酷暑,加密频次深入收储一线。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看账人”,而是“库贷挂钩”的坚定执行者,在每一个收购高峰期,对重点企业、关键库点实施突击检查、交叉核查,确保收购凭证真实、资金流向清晰、库存数据准确,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高频次、全覆盖的监管实践,使“钱随粮走、库贷挂钩”的管理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喜看稻菽千重浪——“实”字落地谱写支农新答卷
丰收的喜悦不仅在金黄的麦田里,更在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仓廪间、在贯通城乡的冷链物流线上、在智慧升级的产业脉络中。该行深知守护大国粮仓不仅是保障“收得进”,更要助力“储得好”“链得通”“产业兴”。近年来,该行将服务半径从单一的夏粮收购,延伸至涉粮全产业链的“筋骨”锻造,以真金白银的“实”举措,为当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金融支撑。
盘活仓廪家底,筑牢“收储实”的根基。走进阳谷县闫楼粮所,昔日斑驳的墙体、漏雨的仓顶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标准化平房仓。“以前最怕下雨天,仓里漏水心里揪着疼。现在修好的粮仓又结实又敞亮,存粮安心多了!”粮所保管员的话语里透着踏实。这焕然一新的底气,源于该行7000万元贷款的强力支撑,贷款资金精准投向阳谷县10个乡镇粮所的维修改造与西湖、李台2处新库建设。项目完成后,西湖和李台将新增9.2万吨高标准仓容,“旧貌换新颜”的粮仓群,不仅有效缓解“丰收的烦恼”,也为政策性储备业务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底座。
该行支持的临清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贯通产业经脉,激活“链条实”的动能。运河古港临清,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冷链物流中心正拔地而起,这是该行3亿元、15年期优惠利率贷款重点支持的省级绿色发展标杆项目——临清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瞄准区域内冷链设施分散、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规划建设4万余平方米的智能化冷库及综合服务设施。“有了这个大冷库,咱临清的优质农产品就能‘锁住鲜味’走得更远,卖得更好!”项目负责人对未来充满期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辐射鲁西、冀南、豫北的重要冷链枢纽,不仅服务于粮食产后保鲜增值,更将贯通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为区域农产品上行打开新通道。
该行支持的新兴京东(聊城)数字智能物流港项目。
智启物流新篇,赋能“未来实”的蓝图。在聊城西部,总投资5亿元的新兴京东(聊城)数字智能物流港项目已初具规模。该行3亿元信贷资金的高效注入,正加速这片148亩土地的蝶变。这里将崛起近9.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其中高标准冷藏库尤为引人注目。项目深度融合京东物流的智能化基因,致力于打造集“电子商务、智能仓储、高效配送”于一体的区域物流新中枢。“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解决周边农户果蔬‘卖难’和损耗问题,更能通过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真正落到实处。”项目方负责人描绘着智慧物流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麦浪渐隐,粮仓盈满。随着鲁西大粒粒新麦安然入库,这份沉甸甸的“金融答卷”镌刻下属于该行的坚实印记。金黄色的丰收画卷终会翻页,但农发行人服务“三农”的初心永不褪色。该行将持续以“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为指引,深耕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用更具力度、速度、精度与温度的金融服务,持续护航国家粮食安全,奋力谱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华章。(李晓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