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税务:税惠呵护“小种子”绘就粮食增产大图景

金穗飘香时节,宁津县广袤农田上正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国家税务总局宁津县税务局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聚焦当地种子产业,靶向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全力护航粮食产能提升。
走进山东省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墙上挂着的“科技创新 种业报国”的标语格外醒目。在制种车间内,高速筛选机将一颗颗饱满的种子进行精选、分级、包装,一袋袋良种经运输后被发往全国20余个粮食主产区。
随着“种业振兴”政策的实施推进和宁津县“吨半粮”优质品种筛选示范基地的建成,该公司优化经营策略,加大对良种研发、繁育等推广力度,近年来专注于耐盐碱、高抗病等品种的研发生产。然而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科研攻关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流动资金一度出现短缺现象,制约育种进程。在了解企业情况后,该局干部主动靠前服务,辅导企业享受1500万元的税惠减免,帮助企业渡过资金流转“瓶颈期”,大大促进“德发”“华麦”系列新产品的研发推广。
作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宁津县始终将种业振兴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做优“粮食芯片”,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8家良种繁育企业中,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出29个国审、省审优质小麦、玉米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8%,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作为种业“排头兵”,在小麦、玉米新品种研发领域成果丰硕。然而,随着科研项目增多,资金周转压力日益凸显。宁津县税务局组建由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的“行业化服务专班”,主动上门开展“政策体检”,通过精准辅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20万元,“这笔资金太及时了!我们立即启动了耐盐碱小麦新品种的研发项目,预计明年可培育出2个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良星种业财务负责人田春红激动地说。
为确保税惠政策精准落地,宁津县税务局构建起“数据驱动+精准服务+智能办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对全县294家涉农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和标签化管理,精准识别企业适用政策,实现“政策找人”。同时,大力推进“网上办”“无纸化”“容缺办”等便利化退税服务,使企业在“降成本、增效能”中打响品牌、拓展销路,让更多的“宁津种子”走向田间。
粮食丰收,是自然对勤劳的馈赠;税惠助力,是国家对农业的深情厚爱。宁津县税务局将继续凝聚税惠力量,持续落实利企惠农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用“税务蓝”为农业发展增色添彩。(吕博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