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专题>>2025行进中国山东篇

行进中国丨“高铁女杰”,为中国“加速度”

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
2025年07月01日11:41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一大早,梁建英就像往常一样开启了忙碌的工作。她步履匆匆却稳健有力,快步走向智能化列车网络系统实验室。

“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信号混乱、列车误操作,甚至引发行车事故。”在计算机大屏前,梁建英正与团队仔细分析系统数据。

这套由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为高铁列车披上一层“隐形盔甲”,不仅保障着列车运行安全,更成为国家交通安全和智慧铁路建设的底座力量。

梁建英被称为“高铁女杰”。 山东省委宣传部供图

梁建英被称为“高铁女杰”。 山东省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被称为“高铁女杰”。30年来,她坚守高铁研发一线,带领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不断为中国高铁“加速度”。

一沓A4纸,张张薄如发丝,摞起来却足有一米多高。“这是‘复兴号’高铁车头方案出炉过程中,研发数据打印出的高度。”梁建英感慨道。

46个概念方案、23个工业设计,760种工况的气动力学试验和60个工况的噪声风洞试验,22项520个测点的线路测试……

梁建英用一串数字回顾起“复兴号”车头的研发过程。

这一精心设计的车头为“复兴号”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复兴号”整车运行阻力降低12%,能耗指标降低17%,在京沪高铁上,“复兴号”每来回一趟,就能省电5000多度。

在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路上,这样的“千锤百炼”,丈量着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每一步。

“中国高速动车组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梁建英表示,引进之初,外国合作方只说每个步骤怎么做,绝口不提背后的原理。“当时我们团队意识到:巨人的肩膀不好站,还得让自己成为巨人。”

梁建英致力高铁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带领团队探索创新,“矢志设计出中国人的高速列车。”推动中国高速动车组谱系化产品迭代升级。

她带领团队创造了一系列“中国速度”——

“和谐号”CRH380A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中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历时5年攻关,于2021年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

梁建英在工作中。 山东省委宣传部供图

梁建英在工作中。 山东省委宣传部供图

“高铁不仅要安全,还要舒适。要让中国人有尊严地出行。”

在“复兴号”噪声研发过程中,梁建英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在“和谐号”优秀的低噪音基础上,再降低3分贝。“别看小小的3分贝,每降低1分贝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研发团队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试验,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3000多次,最终超额完成任务,成功降噪4-6分贝。如今,“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飞驰时,车厢内噪声最小只有65分贝,相当于两个人隔桌交谈的音量。

2022年,梁建英转岗至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等全链条体系,推动国创中心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我的根就深植于铁路。”梁建英常说。从小在铁道边长大的她,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从1995年大学毕业成为火车设计师,如今已整三十年。这三十年,梁建英亲历并深度参与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创新历程,个人的科研生命也与这项承载民族梦想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

作为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梁建英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也是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2025年5月,梁建英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6月,梁建英被授予“山东省道德模范”。

“我深切体会到,中国高铁发展到今天,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个系统和一个专业之功,而是这个行业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梁建英表示,正是所有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让中国高铁成为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乔姝)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责编:公雪、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