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专题>>山东环境

“鱼”欢“水”清渔民笑 —— 山东省微山县一湖碧水映照“两山”理念

2025年06月25日11:16 |
小字号

近日,微山县2025年南四湖渔业人工增殖放流启动。今年是微山县增殖放流的第20年,共计向南四湖投放各类优质鱼苗近5亿尾。随着最后一尾鲢鱼苗跃入湖中,今年南四湖春季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圆满收官。连续20年的生态接力,不仅让南四湖重现“水下森林”的清澈,让“年年有鱼”从愿景照进现实,更让全县南水北调干线、6个国控断面、20条入湖河流优良水体比例继续保持“三个100%”,南四湖水质连续21年改善。

据微山县渔业高级工程师牟长军介绍,所谓“放鱼养水”,就是实现“水”养“鱼”,“鱼”养“水”。“放鱼养水”是解决水系富营养化的生物方法和有效途径,滤食性鱼类(主要是鲢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饵料,浮游生物在繁殖、生长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氮、磷减少能抑制藻类过度繁殖,减少溶氧消耗,形成稳定的水生态循环系统。科学试验表明,每生产1公斤鲢鳙鱼,可以从水中带出20.04克氮、1.46克磷、118.6克碳。每放养10万尾滤食性鱼苗,形成的生物碳汇相当于植树造林1公顷。

自2005年起,微山县将“放鱼养水”作为修复南四湖生态的重要举措,坚持每年春秋两季投放鲢、鳙、草鱼等滤食性鱼类及中华绒螯蟹苗种。20年间,5亿尾鱼苗化身“生态卫士”,成为净化水质、平衡生态的关键力量。“放鱼养水”在增加水域生物数量的同时,对渔湖民群众增产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连续20年投放5亿尾“生态卫士”鱼苗,南四湖实现了“放流—净水—富民”的闭环效应。微山县南四湖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邵长岭介绍,“每投入1元增殖放流成本,即可撬动16元生态经济效益。”为确保一湖清水,微山县在长效监管上,依托“人防+技防”的手段,通过开展24小时执法巡查、驻守执法和“河湖岸线整治”等综合治理手段,规范和建立良好的湖上生产秩序。

“放鱼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微山湖鸟类达到290多种、鱼类约78种、水生植物74种,包括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以及大天鹅、白枕鹤等2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曾绝迹多年的毛刀鱼、银鱼等经济鱼类再现南四湖,且现在捕捞产量越来越大,分布面积越来越广,78种鱼类形成稳定种群。正如微山县昭阳街道老渔民史业民发出的感慨:“从银鱼种群重现那刻起,我仿佛看到父辈记忆中的湖泊。如今湖水清了,鱼也多了,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这才是真正的‘年年有鱼’”。从水体富营养到“水下森林”,从“种群减少”到“生物多样性”,这正是微山用二十年实践书写的“两山”理论生动注脚。当最后一船鱼苗放流入水,新一轮生态循环已然启动——这既是自然的重生,更是绿色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责编:贾晓宇、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