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惠民:志愿服务绘就和美乡村新景

夏日阳光透过乡村记忆馆的窗户,洒在画纸上。二十余双小手时而勾勒线条,时而抬头跟学,将家乡的模样绘于笔端……这幅温馨画面是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艺术润乡土,志愿暖人心”系列活动的生动缩影。
“以前我就只在课本上瞅见过这些艺术知识,现在能跟着老师现场学,可太带劲啦,我觉得特别有意思!”麻店镇中心小学学生盖心诚高兴地说。
惠民县麻店镇将乡村艺术课堂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点亮村民精神生活。
志愿服务精准发力,破解乡村美育难题。一方面,积极“引凤筑巢”,对接市县文化馆、院校及社会团体,招募具有美术、音乐、舞蹈、非遗等专长的文化志愿者组成“艺术惠农”服务队,带来专业课程。另一方面,注重“本土育苗”,发掘培养本地有特长或兴趣的村民、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通过培训提升其能力,发展为“乡土文艺辅导员”,实现服务的常态化和在地化。同时推动“校社联动”,鼓励镇内学校艺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资源辐射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记忆馆等公共空间,形成服务合力。
志愿服务不仅输送师资,更精心策划“接地气、有温度”的内容。课程紧密围绕地方特色,引导村民和孩子们以画笔描绘老屋古树、丰收景象与特产,让艺术成为记录乡愁、表达乡情、增强认同的载体。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志愿者开设剪纸、泥塑、地方戏曲等体验课,促进本土非遗的活态传承。
同时,建立机制保障常态长效,文化活力点亮乡村。推行“菜单+点单”模式,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走访征集需求,志愿者按需灵活调整课程内容、时间和地点,实现精准匹配。建立激励与孵化机制,记录服务时长、进行表彰宣传,并鼓励有潜力学员成长为志愿者,形成自我服务、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今,村民从艺术“旁观者”变为积极参与者甚至创作者,文化场所人气大增。
“我们将坚持‘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力赋能。”麻店镇党委书记卢勇说。
来源:滨州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