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重要成果发布式暨研讨会第一期成功举办

5月25日,第一期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重要成果发布式暨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分为成果发布、专家研讨和圆桌讨论三个环节。
开幕式现场。孙泽宇摄
开幕式与成果发布由山东大学原校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樊丽明主持,她强调本次会议聚焦“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旨在通过成果展示与专家研讨,推动理论创新、政策建议与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山东经验和中国智慧。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政府研究室主任苏庆伟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恳请专家学者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建言献策。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介绍了新时代山东大学文科发展情况,希望国家治理研究院继续心怀“国之大者”,做好“咨政建言”,持续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成果发布式上,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刘国亮从总论、分论、专论三个方面系统解读《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以下简称专著)的主要内容,阐释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的理论框架建构、实践经验总结和具体实现路径,并表示课题组将继续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的规律和路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王加华聚焦乡村文化振兴,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需推动城乡文化融合与设施升级,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授李齐从党建引领视角,提出构建综合分析框架、以单目标或单类组织研究为突破点、深化村党组织理论研究等下一步研究方向。
学术研讨中,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充分肯定了该成果立足新时代城乡融合战略新视角,构建乡村振兴新理论框架,总结提炼齐鲁样板新经验,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价值,并从“谁是农民、谁的乡村、什么是农业”三个方面定义新时代“三农”内涵;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刘振杰结合专著的读书体会和工作实践,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展的四大重点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肯定了该成果所构建的城乡融合发展分析框架的理论价值,以及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验的示范意义,同时揭示了党组织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七种形态与三大路径;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周玉玺阐述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以技术创新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圆桌论坛环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主题,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处长翟振然介绍了山东乡村产业的综合实力与重要发力点和着力点;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许峰提出“文旅融合+村貌优化+品牌构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常东风建议构建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赋能农村金融;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肖卫东从提升密度、土地集约、缩短距离、消除分割、突出特质、数字赋能六个维度阐释富民产业发展逻辑;这一主题由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石绍宾主持。围绕“乡村治理与乡村全面振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张辉介绍目前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党建引领、移风易俗、人民至上、基层减负四大举措;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樊祥成呼吁关注乡村治理实践抓手的理论提炼;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唐贵瑶聚焦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破解“引育用留”体制机制障碍的策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徐凤增探讨了宗族逻辑与党组织逻辑等五种治理逻辑的融合路径;这一主题由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王佃利主持。
圆桌论坛主题一。孙泽宇摄
圆桌论坛主题二。孙泽宇摄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山东大学智库建设中心共同承办,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协办。(实习生孙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