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河新区,“新”在哪?

春日的山东临沂沂河新区,塔吊林立的产业园、机器轰鸣的车间、步履匆匆的企业家……一场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赋能的实践正深刻改变着区域经济生态,一条以“特色园区集聚、土地盘活增效、服务精准直达”为核心的“新路子”逐渐清晰,推动新区实现量质齐升的跨越式发展。
走进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山东安跃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的新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盼了太久了,生产一张汽车脚垫需要跑两个厂区的经历就要成为历史了。”总经理李峰介绍,这几年随着订单量的增加,老厂房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公司又在20公里外租赁了一处厂房进行生产,每天两个厂区来回运货,“以后生产、销售、管理产品都在产业园进行,每年只运费这一项就能省不少钱。”
企业“搬进”产业园,得益于园区改革。“我们统筹推进十大集成改革,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5个,特色园区改革等经验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内部驱动力持续提升。”临沂沂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苗晓峰说。围绕智能制造、循环经济、仪表科技等优势产业,沂河新区探索“一镇街一园区、一中心一园区”的错位发展模式。“五金产业是我们凤凰岭街道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也存在分布散、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建设凤凰五金智造产业园后,已经有30多家规上企业、200多家规下企业进驻园区。”凤凰岭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赵世飞说。
在山东金利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机械高端零部件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厂房及综合楼主体已经建成,工人在车间内调试生产设备。
为保障企业发展,临沂沂河新区创新土地保障方式,开展闲置低效用地专项清理行动。“金利液压工程机械高端零部件生产项目是新区土地盘活的典型案例。为有效盘活利用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要素资源效益最大化,临沂沂河新区全面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再利用开发工作。由政府将‘闲地’收储,然后再经过‘招拍挂’出让给新的企业,新企业拿到的是‘净地’,避免了各种麻烦和纠纷。”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沂河新区分局党组成员邹任振说,新区还拿出4亿元建立“资金池”,用于收储僵尸企业的“闲地”,土地出让后再将部分出让金注入资金池,形成一股循环的“活水”。
临沂沂河新区多措并举,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让1万多亩“闲地”变为“宝地”,有力保障了金利液压、东方海岸、兰华国际供应链、源顺智能科技等97个项目落地。
“现在新项目都快投产了,但是区里的行政审批服务局,我们至今一次都没有去过。”在源顺智能科技5G数控机床项目工地,总经理张晓的话颠覆了传统认知。
不去审批局,审批服务如何开展?
临沂沂河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四级主管岳朋笑着解释,“企业所在的仪表产业园离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距离较远,我们就在仪表产业园所在的白沙埠镇设置了一个办事窗口,企业人员不出镇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还有部分业务,我们去企业现场办理。”
据悉,临沂沂河新区为19个项目量身定制“分阶段施工许可”方案,开工时间平均提前45天;“项目管家”提供现场帮办服务,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实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八证齐发”;全年保障1150余项重点审批事项高效办结,“帮代办”“上门办”“延时办”110余次,把“问题清单”转化为企业的“满意清单”。
此外,临沂沂河新区与平原县、兰考县、邳州市等地63个市县携手,签订“一件事·跨域一次办”合作协议,实现29项“一件事”跨域通办,破解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难题。瞄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核心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改革激活力,创新增动能。“现在我们只管安心经营,其他的事情政府来帮办,发展信心更足了。”张晓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