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迎集体助攻,鲁企三箭齐发应对“对等关税”升级

4月初,美国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并不断升级,经济全球化格局遭遇严重挑战。截至4月16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警告称,受美国关税措施影响,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将陷入萎缩,服务贸易也会遭受负面冲击。
在此背景下,作为外贸大省的山东如何应对?众多鲁企如何破局?
利用高能级平台
加力开拓市场
4月15日,被誉为“中国外贸第一展”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广交会山东组织2994家企业参展,展位达到5345个,规模创历史新高。
“本次广交会山东参展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占比近30%,鲁企借助广交会舞台向全球采购商充分展现了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马翎介绍,为用好国字号平台,在广交会开幕前夕,省商务厅专门举办了“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精准采购对接会广交会专场活动,来自东欧、非洲、南美、中亚、东盟等地区的近百名专业采购商与150余家山东优质制造企业开展精准采购对接,现场共达成意向成交额超500万美元。
当前,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在海南持续进行。作为今年国内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也是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100余个品牌参展。省商务厅商贸发展处处长初建伟介绍,本届消博会上,山东展区特别设立外贸优品展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同时,我省泰山体育、大染坊等两家企业成功入选本届展会特别设立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展区,鲁企进一步借助消博会平台融入国内市场。
“我们已经五次参加消博会,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更多关注,为我们提供了扩大国内市场的机遇,我们也希望通过消博会平台更好地开拓国内市场。”泰山集团董事局主席卞青峰说。
优化产业布局
化解贸易风险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已提前布局优化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海尔智家表示,面对北美关税风险,公司已优化产品组合,并通过墨西哥工厂就近服务北美市场,同时与供应商协商分担50%关税成本,以确保2025年北美业务盈利稳定。海尔智家2024年年报显示,其海外业务实现营收1438.14亿元,同比增长5.43%,海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50.29%。
海信家电同样采取多区域产能协同的方式来应对风险。虽然其在美国市场出口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3%,但海信家电仍未雨绸缪,依托中国、墨西哥、泰国三大生产基地对出口美国产品进行协同供应。通过灵活调配多区域产能,海信家电构建起对单一市场政策波动的有效缓冲机制,降低了因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冲击。
同时,部分山东企业还采用合理的贸易条款将关税负担进行了有效转移。山东腾达紧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各类不锈钢、特种合金紧固件产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铁、新能源等领域。该公司在出口业务中大多采用FOB(离岸价)贸易方式,这意味着货物从生产所在国的港口离港后的相关运费、保费及关税均由客户承担。
深挖内需市场
构建“国货直通车”
面对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连日来,山东的商协会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携手,依托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4月11日,山东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发布《关于反对美国滥用关税霸凌行为倡议书》,提出开辟采购绿色通道,支持外贸企业拓宽内销渠道等措施。
同日,银座集团发布《致广大供应商伙伴的一封信》,表示将重点支持受国际贸易关税影响的优质国产商品,构建“国货直通车”快速响应通道。
4月14日,山东省农业贸易促进会发布《关于推动农业贸易行业拓展内销市场的倡议书》,提出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各类批发零售企业要开辟绿色通道,举办外贸农产品优品展销活动,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同日,总部位于青岛的利群集团发布《致广大供应商伙伴的一封信》,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渠道优势和物流供应链优势,为外贸商品打通内销“快车道”。
除商贸流通业外,省内的外贸生产企业也在积极依托现有渠道开展“出口转内销”工作。
潍坊盛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食品出口加工企业。为应对此次关税冲击,在继续深耕国际市场的同时,盛安食品依托国家“出口产品转内销”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简化准入流程、出口认证快速转换等一揽子政策红利,加快推进本地化运营进程。盛安食品副总经理王康表示,公司正携手鲁商集团、京东、麦德龙等国内主流流通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联合打造“出口转内销直通车”,实现从供应链到终端销售的全链路协同,全面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与终端触达效率。(孙源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