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拓宽全民健身“幸福半径”,山东网友为体育设施空间“扩容”支招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兴起,运动健身和体育休闲成为健康生活新风尚。如何回应“健身去哪儿?”这一民生关切,成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课题。
盘活闲置场所、新建专业场地、开放公共设施……近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不少热心网友围绕山东体育设施扩容提出宝贵建议,获得有关部门积极回应与落实。
网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向公众应开尽开。
回复:将有序推进。
“济南历城区今年计划新增加20所学校,开放体育场地用于周边社区居民锻炼。期待唐冶作为试点街道,实现中小学体育场地可开尽开,应开尽开。”济南网友留言表示,希望相关工作尽快执行,让更多居民可以尽快利用场地进行锻炼。
网友留言截图。
收到留言后,山东济南历城区教体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分析2025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民生实事)中“向社会新开放20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运动健身场地”的工作要求。
经核实,关于学校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一事,按照济南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印发的《济南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实施方案》通知要求,立足于成熟一批、开放一批,逐步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分期、分批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留言回复截图。
历城区教体局回复称:自2019年起,历城区15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已全部对外开放,各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时段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了服务和便利条件,受到社会好评。截至3月24日,前张小学作为首所2025年开放学校已完成场地改造并投入使用。
“目前正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资金,多方筹措运行和管理人员费用、购买公众责任保险等经费。”历城区教体局表示,其余学校将根据学校经费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分批次完成开放。
网友:在济南新东站等片区规划建设大型体育馆。
回复: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满足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
有济南网友留言表示,建议在济南新东站片区、华山片区或者是济钢片区规划建设一座可以容纳1.6万人以及2万人的室内体育馆。该网友同时提出:“建议济南对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内外环境进行改造提升。”
网友留言截图。
接到留言建议,济南市体育局经过调查落实,给出回复:济南黄河体育中心包含“一场两馆”(6万个座席的专业足球场、1.8万个座席的体育馆和4000个座席的游泳馆),项目整体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工,2027年投入使用。黄河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后,济南市将有四座大型室内体育馆,能够基本满足举办大型赛事活动的需要。
“山东省体育中心由山东省体育局运营管理,济南市体育局将积极建议山东省体育局对山东省体育中心进行环境提升改造。”济南市体育局在回复中提到,下一步,济南将在新东站片区、华山片区、济钢片区建设一批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
留言回复截图。
网友:全民健身性公园及场地免费开放。
回复:按规定持续推动健身场地设施低免开放。
青岛网友在“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财政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公园及健身场地,实现免费开放。“建议采用无人化管理,借鉴公交车无人售票模式及价格,打卡或扫码进入相关健身场地,象征性收取费用。”
网友留言截图。
对此,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崂山区政府进行落实并回复:崂山区深圳路体育公园实行公益性收费管理,收入费用于体育公园的安保管理、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日常保洁、球场设备的配置。球类场馆上午5点到12点为公益免费时段(具体以场地公示为准),周末节假日上午5点到10点为公益免费时段,其他时间按中标价实行公益收费(市场价格6-7折)。除球类场馆外,还配套设置了大量体育健身设施,全龄化开放性的设施场地,均免费供市民使用。
目前,青岛崂山区各类球场均已安装球场使用公示牌,公益性免费时段以及收费时段实行预约登记管理,为确保预约人员能安全准时使用球场,防止占用球场从事其他活动,预约人员通过拨打预约电话,工作人员登记后可进入球场正常使用。
留言回复截图。
“下一步,青岛市体育局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就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模式和收费问题进一步研究,按照有关规定持续推动健身场地设施低免开放,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青岛市体育局在回复中称。
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健身运动“好去处”,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2025年山东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公布,“十四五”期间,山东省计划新建或改扩建98个大型体育公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成为全国领先的省份之一。这一举措使山东累计体育公园数量攀升至164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8平方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