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长波短讯

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化工中试联盟活动举行,打造产业升级新标杆

2025年03月29日16:16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3月26至28日,以"新质生产·中试赋能"为主题的化工中试联盟研讨会集聚了42家联盟单位、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展开了一场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对话。

这场聚焦中试产业化的行业盛会,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政企对接与专题研讨,助力董家口化工园区中试基地建设提档升级,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区域化工新材料产业竞争力提升。

中试基地构建产业转型新支点

在董家口化工园区内,占地200亩的科技成果转化中枢——董家口新材料及绿色化工科创园中试基地项目已初具规模。自2023年7月份开工建设,截至研讨会召开时,中试基地的车间、仓库、公用工程站及中控室已全面竣工。

这座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规划的中试基地,高水平打造“中试运营区、管理服务区、物流仓储区、公辅配套区”4大板块,以“四大功能分区、15座中试平台车间、60余个研发成果中试能力”的配置,正在重塑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转化生态。

“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经之路,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重要环节,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用国企的资源整合能力架起跨越鸿沟的桥梁。”董家口发展集团负责人表示。

中试基地启动建设仅一年,已储备院士团队、领军人才团队、海归博士团队、高校科研团队的中试项目20余个,预计3年内专利成果转化产出50项以上,5年内产出100项以上。这组数据背后,是破解“实验室到生产线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坚定实践。

创新引领破解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硬件建设是科技创新的载体,那么“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科创园”三位一体模式,则彰显了其在构建创新生态中的系统思维。

作为园区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董发集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以中试基地核心带动,以产业研究院运营赋能,以科创园承接成果转化,超前布局高端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据介绍,中试基地项目已储备包括海工院、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个极具潜力的科研项目,投产后将有力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快速转化,届时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可达70%,为化工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提供强劲动力,推动实现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启新质生产力精准发展的路径探索。

双平台战略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门槛,董家口发展集团的转型图谱逐渐清晰。

今年,确立了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园区开发运营”双两大平台战略,全力打造成为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产业领域的全国一流产业投资集团,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挑大梁、开新局。

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将依托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立“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同时聚焦资本运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双轮驱动模式,重点投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绿色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通过基金投资和产业孵化,筛选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打造“新区系”新材料与绿色能源上市企业集群。

打造园区开发运营平台,将围绕董家口省级化工园区、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新材料及绿色化工科创园、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等园区等特色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加快形成“公用辅助配套完善、上游原料供应稳定、中游产能高效释放、下游产品市场广阔”的创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同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和园区运营的双重优势,打造“园区运营+资本赋能”的产投联动模式,推动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绿色能源、园区开发运营产业的高效协同发展,助力西海岸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高地和资本高地。(晓月)

(责编:公雪、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