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山东:体质监测中心提供健康指导 AI让锻炼更高效

“国家喊咱来减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热词。“体重管理年”活动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多地多部门推出各项政策,以体重管理的小切口,探索慢病防治的大工程。
科学运动,是减重的有效手段之一。体重管理门诊怎样开具运动处方?人工智能如何让锻炼更高效?社区能提供哪些服务?本报记者在江苏、山东、湖北等地进行了探访。
——编 者
体质监测中心提供健康指导——
借助人工智能锻炼更高效
本报记者 王 者
双臂弯曲、躯干伸直、腹部肌肉保持收紧,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一家健身房里,市民李治南正在练习平板支撑,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滴。
李治南已经锻炼了一年多,成功减重80多斤。他的目标是再减重30斤,让体质指数(BMI)降到24以下。
不请私人教练,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李治南掏出手机,打开山东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应用小程序,“瞧,我的训练计划是人工智能帮忙制定的,非常有效。”
手机页面上,12周训练计划细分为适应期、提升期和巩固期,每次运动的内容、时间和强度也都十分具体。
在李治南的帮助下,记者也在小程序上体验了一把。注册账号后进入“体质自测”页面,依次完成心肺功能、反应力、爆发力等测试后,再输入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最终,记者不仅详细了解了自己的体质状况,还收获了一份包含12周运动计划、饮食方案的减重指南。
据了解,这个小程序由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研发。用户可以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获取运动计划、跟着视频一起练,让锻炼更科学、更有效。今年2月,小程序接入DeepSeek大模型,增加了人工智能运动指导功能,实现个人体质数据精准匹配、“运动处方”自动生成。
“中心精准对接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田美丽说,“我们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努力成为群众体重管理的好帮手。”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4日 1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